历经半月冠军鲟宝宝游到江阴比去年提前10
2020-08-11 03:25:52 双城汽车网
历经半月“冠军鲟宝宝”游到江阴 比去年提前10天
快看,有信号了!昨天14:20,在南京三桥下的水文码头,电脑上突然显示的一长串信号让志愿者们兴奋了起来。信号的出现,意味着等待了半个月后,鲟宝宝们终于光临江苏了!“4月24日上午10点48分,编号为939的中华鲟游到了南京,紧接着,它一鼓作气,在昨天凌晨抵达江阴。”
4月9日,现代快报启动了“守望家园·护航中华鲟”的大型环保公益活动。4月12日,3000尾经过精心挑选的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在湖北宜昌胭脂园放流长江。此次流动监测,江苏有三个监测点,分别是南京、靖江和江阴。现代快报和志愿者团队全程参与放流和监测。从昨天开始,志愿者们将每天采集数据,密切跟踪鲟宝宝的行踪。
伤感独立生活刚开始它们状况不断
从4月12日,3000尾全人工中华鲟进入长江的那刻起,鲟宝宝们就告别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高勇说,这是它们第一次远行,首先它们要学会填饱肚子。另外,渔民的渔、轮船的螺旋桨都可能让年幼的它们受伤。
“其实,我们再也不能和它们相见了。”很多科研人员都有些伤感,在他们眼里,中华鲟就像自己精心养大的孩子。
鲟宝宝们状况不断。中华鲟研究所的工程师吴川介绍,它们之间差距比较大,编号为933的中华鲟昨天才刚过武汉。虽然落在了后方,但它似乎挺享受这旅程。监测显示,它身体状况稳定,“游到河口地区应该不成问题。”
还有个鲟宝宝进入长江不久,就搁浅了。吴川说,放流当天就接到,一个鲟宝宝在距放流点约20公里的宜都搁浅了,被在岸边洗衣服的居民捡了回去。知道它是一级保护动物后,居民用增氧泵养了它一晚上,第二天重新放归长江。
也有鲟宝宝“牺牲”了。4天前在湖北黄石,一条中华鲟被发现“失联”。“可能是被抽水泵吸住了,它挣脱不掉,最后筋疲力尽而亡。 ”吴川推测。
期待南京水下“探测仪”静候鲟宝宝
在出发之前,科研人员在它们的背骨板挂上了T形外标,就像是它们的身份证。同时,专家挑选了61条组成“特种部队”,在它们体内植入了声呐标记。每过一个站点,如果所在的地方有“信号”,就能“报平安”。
在南京,水下“探测仪”已经等候鲟宝宝们多时,十几天来,探测仪一直“潜伏”在长江三桥水文码头附近的水里。
昨天下午两点,志愿者们和现代快报开始打捞声呐监测设备。设备很沉,绑在一块很重的铁坨上,两名男生合力才捞了上来。现代快报看到,声呐监测设备形似火箭筒,披着密封的不锈钢外衣。
这个设备能读出中华鲟游过的数据?大家感到不可思议。这时,志愿者们拿出了中华鲟研究所快递过来的U盘和蓝牙开关。原来奥妙在这里,声呐标记的原理和飞机黑匣子一样。把蓝牙开关插进监测设备一端的小孔中5秒钟,就能完成数据传递,并同步到配套U盘中,插在电脑上就能读取。
在打开“探测仪”的时候,志愿者们心情有些激动。虽然不能亲眼看到中华鲟的身影,但通过监测仪能知道它们过得好不好。当电脑页面打开后,志愿者们看到屏幕上一行行的数据,都十分兴奋。
激动15天就游到江阴比去年快10天
“过了,过了!”“1、2、3、4……有10条中华鲟经过南京了!”最快的一条编号“939”,在4月24日上午10点48分就抵达南京。现代快报立即把这个消息反馈给了高勇。他听了之后也十分意外。“‘939’的表现也太令人惊喜了,我们监测发现,它在今天凌晨1点47分已经达到终点江阴了。这个速度比去年整整提前了10天。另外一些性子慢的小鲟现在刚刚到安徽芜湖。”
高勇说,今年挑选的中华鲟个头都很大,去年以体长40多厘米的为主,今年的“特种部队”清一色地达到90厘米以上。个头大,身体强壮,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也强一些,目前“失联”的中华鲟比去年少很多。
高勇回忆,以去年声呐监测数据为例,设有声呐装置的小鲟共有18尾,通过荆州时还有16尾,但到了武汉约有13尾,到了九江、铜陵只剩下不到10尾,到了靖江、南京就更少了,只有2条。“通过长江考验,进入河口地区的只有5%。”
游过了江阴,距离长江河口地区也越来越近了。高勇预计,最早的中华鲟会在5月上旬抵达河口地区,“它们将暂时停留在物产丰富的河口地区,过上半年多的好日子,再朝海洋进发。”
听我韶韶我是冠军,我叫939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939”,出生于2011年,为什么是这么奇怪的名字呢?这是“爹妈”给起的,他们的“孩子”太多了,只能挨个编号才能记得住。
我的亲生父母是来自长江的野生中华鲟,不过我从没见过它们。我出生后,“养父母”就把我接到一个大房间里,给我创造了最好的生活条件,他们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身体强壮,因为总有一天我要离开他们,回到祖辈们生活的地方——长江。
2015年的4月,是伤感的。“养父母”说,今年要送我们回家了,今后的生活都得靠我们自己。我有些难过又有些兴奋。长江是什么样子的?里面好玩儿吗?
“养父母”们开始在我们这群鲟宝宝中选拔“特种兵”了,只有身体强壮,抵得住大风大浪的鲟才能入选。入选后有一个好处,就是能随身带一部“”,随时能跟“养父母”通报平安。
我体重7公斤,身高110厘米,这个身材在小伙伴中并不占优势,只能算中等。但因为我优秀的体能,“养父母”还是把我纳入到“特种兵”的队伍中了。
4月12日这天,阳光灿烂,我们3000个小伙伴一起出发了。刚开始,我有点不适应,得自己找吃的,另外,长江里“空气”好差,我有些喘不过气来。
刚出宜昌,我就掉出了领跑的“第一梯队”。不过我没有气馁,熟悉了长江的环境后,开始觉得游刃有余。
我奋力前行,到达武汉时,已经冲到了第一名,这个阶段性的好成绩,让我信心大增,一鼓作气往前游。接下来,我在南京站又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我“打”回去的时候,“养父母”们也十分高兴,说我是历年来最棒的一条鲟宝宝。
最后没有任何悬念,昨天我第一个抵达“终点”——江阴。最慢的一个小伙伴还在千里之外的武汉扑腾呢!在江阴我也接到了一个坏消息,有小伙伴在中途牺牲了、失联了。回想起跟它们一起成长的欢乐时光,我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桂林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吗名字取名大全太极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