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行业守生态屏障环境美关键在青山绿水

2020-08-26 07:58:26  双城汽车网

守生态屏障,环境美关键在青山绿水

题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习近平,2014年12月13日江苏城市山林,大江风貌……给予了镇江丰富的自然禀赋;白蛇传说、铁瓮古城……赋予了镇江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山有水有故事的镇江,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城市魅力。当岁月前行,时光荏苒,镇江人正守望着自然的馈赠,承接住文化的精髓。近年来,镇江人牢记总书记的叮嘱,不断探索新路,寻求答案,成功争取了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市、低碳试点城市和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等一批国字号“金字招牌”,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红利持续释放,一个更加美丽宜居的现代山水花园城市正渐行渐进。绿色发展,守护绿水青山生态,是镇江对“绿色”的孜孜追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GDP,又不能唯GDP,产业该如何发展?指挥棒要舞向何方?——用制度守住山水绿色,这是镇江人作出的抉择。要“绿色”并不意味着不发展产业,而是有序开发、绿色发展。镇江在全省率先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将全市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生态平衡区域,并把功能明确至各个乡镇街道。近年来,镇江一方面大力发展“两横两纵”产业发展带,打造“一城四区”整合联动的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又在严格执行产业准入、环境准入、财政支持和分类考核等政策。1.2亿元生态补偿资金池,85%被用于适度开发和生态平衡区域。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等10项指标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考评体系,“一票否决”在泰国游降价重启的带动之下,提升了生态门槛,保护着自然环境。制度建设构筑了生态屏障,一批经济效益诱人但有环保隐患的项目被拒之门外,而低能耗、低排放、高科技含量的项目正被大量的引入,为产业发展在转型升级中接续动能。当下,一批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现代农业园区落成,产业“三集”示范园区和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今年7月,我市新兴产业销售占比达46.2%,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2.8%和10.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保持全省第一。镇江成为了全省唯一的全国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城市。刚刚过去的9月,“2017国际低碳(镇江)大会”召开,来自全球各地的相关组织和企业齐聚镇江,48个低碳技术项目参与路演。“低碳”让世界的眼光再次聚焦镇江,“低碳镇江”成为我市又一张最闪亮的名片。制度,提升着镇江的环境质量,2016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76.4%,PM2.5浓度降至50微克/立方米以内,地表水国考断面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了75%。综合治理,重现秀美风貌生态是镇江最大的优势,绿色是镇江最美的底色。近年来,直面问题,洗涤伤痕、还原自然、放飞绿色梦想,镇江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迈出铿锵步伐,让南山北水重现秀美风貌。立足产业自新,镇江深化西南片区和谏壁片区环境综合整治。治理环境,首治产业。今年,西南片区5大类、32项重点项目,谏壁片区19家企业、29项污染治理任务,各项工程均按序时进度推进。同样,全市98个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项目、239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和63个水污染防治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落实中。“一湖九河,你期望中的水体应该是什么样子?”市民董承鹏表示,“不说河水清浅,鱼虾洄游,但至少水体要清,不能有异味!”一湖九河是镇江城市的主要水系,连续多年的综合治理让许多市民从开始的观望到现在信心是越来越足。今年,镇江再投9亿元,对一湖九河实施20多个水环境整治项目,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生态修复,一湖九河的综合整治将让镇江的水变得更清、更灵动。铁腕治污,开展“263”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全市形成减煤能力22.8万吨,关停、搬迁化工生产企业11家,实施太湖水污染治理48项重点工程,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示范小区12个、镇村试点4个;全市禁养区内养殖场795个全部关闭,建设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1家、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6家;启动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索普化工基地、丹徒经济开发区3家化工园区(集中区)VOCs综合整治,75家重点企业完成治理。城市山体绿化开放,采石宕口不断修复,水体被治理……鸟瞰镇江,山林河湖是一个完整生命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全面治理,持续推进的生态修复工作,正在拂去城市的尘埃,进一步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精美镇江,打造宜居家园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这个城市的建设。今年9月,我市新拟定《“精美镇江”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其中“四大行动、十项工程”结合精美镇江的理念,将城市生态建设、景观建设、文化建设、精品建设融入城市建设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着镇江的城市形象。如今漫步镇江,平整宽阔的道路沿途风景如画,路边开阔的绿地、玲珑的假山、参天的古树,既是道路,也是公园2月土地交易方式仍旧延续了1月挂牌与招标结合的交易方式。住宅类用地以挂牌拍卖为主。骨干路拉开城市的框架,撑起城市的骨架,微循环道路,提升着城市的通达能力,方便着市民的出行;海绵城市建设,令水与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提升着城市的品质;经典建筑,更烙刻着城市的印迹,传递着城市的精髓。留住文化基因,酿造历史风味,让城市更具特色,镇江城市的文化根脉开始默默释放潜力。西津渡这个市民眼中曾经的“棚户区”,在多年的建设之后,破茧重生,穿越历史,古韵悠悠,成为了最有镇江味道的地方;极具民国风的赛珍珠文化公园今年9月竣工,迎来了一批批中外客人,被频频点赞。青山远黛,竹篱村舍,曲塘围抱,绿树成荫……情趣盎然的乡村古韵,清新隽永的江南景色,正咏成一首首悠扬美妙的田园之歌。每年打造10个美丽宜居村,1个宜居镇,镇江持续多年的美丽宜居镇村建设,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再是梦想,山水之间,百姓可以诗意栖居。提升环境,嫁接产业特色,发展旅游等产业,成为美丽宜居村镇建设的重要内涵,有乡愁味道的农村,因为有了产业根基的建设,让农民们真正感受到幸福的真切。“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美丽宜居镇村,在完善与整治中提升,在保护与传承中前进,今年,丹阳建山村、句容西冯村被住建部评为全国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句容天王镇、丹徒江心洲和世业镇卫星村等被评为省特色景观旅游镇村。为了提升农村生活环境,近三年来,镇江把农村厕所改造及生活污水治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认真加以推进。今年1月,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和丹徒区,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县。优美的城乡环境,生态宜居的家园,改变没有停止,改变正在进行。未来,镇江的绿色发展之路将更加坚实,一座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将以更具魅力的姿态矗立在人们面前。

儿童斑秃不控制会有什么后果
孝感治疗白癫风医院
先声药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