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
2020-02-09 01:46:34 双城汽车网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原本活跃在乡镇之间的青年们渐渐在小镇视野中消失,大量小镇青年涌向城市寻找机会。这个群落拥有自己的沟通路径,并且不太在意外界人的看法,他们像失语者一样,慢慢地隐匿进了时代的洪流里。然而在当下的文学现场,人们却惊喜地发现了一批从生活现场走来、志在刻写“90后”小镇青年成长心路的青年作家。
近日,主题为“小镇青年与隐秘乡村——我们书写的这个时代”的读书分享会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在这场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织的活动中,四位年轻作家郑在欢、魏思孝、张敦和赵志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写作经历,由此引发了该如何重塑小镇青年形象、如何描写我们逐渐远离的乡村等一系列创作经验的讨论。
谈及“小镇青年”时,四位作家分别向现场读者介绍了自己以此为主题的作品。身为作家、音乐人的郑在欢在《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中对亲人、伙伴和乡邻的描写既细腻又克制。他认为:“那些残忍、沉痛而又极其有趣的故事,完全吻合这个世界存在的现象和本质。” 而作家魏思孝的《小镇忧郁青年的十八种死法》中,展现出了“北上广”之外的另外一种年轻人的生存状态,他描写的小镇青年的生活姿态,也是当下中国千千万万个你我见到的城镇生活的一种。同样生存在城市的边缘,生活在出租房中,“漂”一代青年的故事未必发生在所谓的“北上广”,它可以存在于全国任何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未具名城镇里。
从乡村走出来进入城市,又不被城市所接纳,一直在自我奋斗,却前路茫茫,这是包括张敦在内的许多小镇青年曾有的共同的生活状态。为了表达这种疼痛感,张敦开始写作。在《兽性大发的兔子》中,他用直接、荒诞的方式将“漂”一代的困惑通过一篇篇充满 的小说展现出来。“到城市以后,我就开始了一种孤独,且时常为生计考虑的生活。我也考虑过放弃现在的生活,回到出生地去过父辈的人生,但是我根本回不去了,我与乡村生活已经格格不入。我一路走来的日子,已经给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也是我在写作中希望表达的。”
对赵志明而言,《万物停止生长时》则是一部与故土记忆有关的小说集,他为读者带来的是十个存在于光阴里,既魔幻、又无比真实的故事。他眼里的乡村生活,与许多小镇走出来的青年作家类似——既是记忆深处的温暖故乡,也是当下创作的精神根源:“乡村生活有一个好处,人可以变得善良一点。韩东有一首诗里曾写道:我曾有过的乡村生活,形成了我性格中温柔的部分。但是这个温柔的部分,你要不停回望,才能产生涟漪效应,让你对当下、过去、未来,都会用不一样的眼光。”
(编辑:王怡婷)
国产儿童止咳药哪个效果好北京德胜门中医院专家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怎么用药- 上一篇:外资车企在华重点扩充SUV阵容美系领衔
- 下一篇:能源局正在制定汽车发动机油改气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