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深处的小世界br记得当年读尼采
2020-03-13 04:35:36 双城汽车网
【呤泠,时光深处的小世界】
记得当年读尼采,他在《查拉图斯特如是说》里说过,女人没有友谊的能力。这个人是不大真正懂得女人的,其实,女人们大抵都有几个闺蜜,既有值得敬重、心仪、疼爱的好姐妹,也有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尽管平时各有各的忙碌,各有各的事情,但怎么也不会影响友情的尺度。
收到原名赵俊笔名吟泠的小说集《歌兰小令》《粉菩萨》,一绿一红,一青蛇一白娘子的感觉。这些的文字很流畅,很好读,以虚拟的歌兰小城为根据地,上演着情节跌宕起伏的爱情悲喜剧、家庭伦理剧或世俗百态剧。有张泽端《清明上河图》的味道,抬头俯视都是家长里短,烟火红尘,男欢女爱,恩怨情愫。
十九篇文章中,以《后院》《后来》《后花园》开篇,无论是《后来》中沈修张晓琴的一段“寻觅”,还是《后花园》中的小风眼中耳中的裴娘娘;无论是《大地红》里的惨遭不幸依然善意盈盈的银环,还是《与影子同行》中清醒顿悟的钟爱云,以及《半途而废》里缺乏信任感的“我”,精短的小说,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有两个以上分属二元相对的女性人物。她们多以感情纠葛为经,以精神人格与价值追求为纬,共同编织着一个个深沉哀怨、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故事里弥漫着人们的痛苦、惆怅、纠结和无奈,当然也有欲望,嫉妒,算计,排挤,心事,也有不动声色的较量,绞尽脑汁的思忖,但其中更有解脱与背负,快乐与幸福,善意与良知,追求与愿景。
一、爱恨情怨说世态。
很钦佩这女子笔耕不辍的执着,也为她心中那坚如磐石清如溪水的生活情怀所感动。写作是寂寞者的心事。想来她也算是看遍人世繁盛,如今洗尽铅华,独具慧眼,以卓越细笔,不仅仅描绘人间生活情态,且常有惕然惊心的刻画,令人如身在盛夏平添一种寒意。其虽为女性,但为文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大气。
女人的一生,说穿了是和爱情纠缠到底的一生。爱情,曾是多么美好的字眼,但在消费时代,光环已黯淡,本质已黯然。作者笔下的女人们,有年过古稀的婆婆、青春妙龄的小丫,也有物质丰裕、眼高于顶、比烟花寂寞的都市女子,更有沧桑半生、良善既往的乡村农妇,她借助一个个离奇或者错位的情感纠葛故事,揭示了现代都市病态的世风人情,揭露了乡村变革时期的人们精神世界的无所依存。
《女人街号外》只想要一个知冷知热的男人的阿金和“我”,很现实,但亦很坚持,有着属于自己的底限。能够宽容梦想,但不允许自己永远沉溺在梦一般的记忆中,只能紧紧抓住现在,无论如何的艰难不舍。
《后院》中,大丫小丫姐妹俩共事一夫,《梅街轶事》里为“小三”奔丧的净云,作者打造的女主人公,忍辱负重,和男人一起在世上讨生活,筹划事业吃苦耐劳游刃有余,谈婚论嫁谈情说爱却满腹辛酸;能控制自己,但无法能把握对方,于是这世上就多了些怨妇痴女。吟泠对其笔下的人物寄寓了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因为同为女性,她对女性特别关注,充满悲悯之情。吟泠喜欢在小说中塑造一对亲姐妹,如《后院》中的大丫小丫,《舌头》里的彩霞彩铃,《花灯》中的爱真爱喜,《夜市》中的翠红翠花,一正一衬,流淌着女性独有的对爱与欲,对时间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等等的尖锐拷问,以其非凡的悟性与灵性,以其原创性与穿透力写下了个人对时代,对婚姻,对家庭,对爱情,对伦理,对亲情,对追求,对欲望的真实记录和感悟。
二、红尘之中有哲思。
面对当下浮躁的现实境遇,吟泠的笔,基本上不会拿乡土回忆和经验,来批判现代城市文明,也不会以此对抗现代化。她只是写出来,写乡村结合部或浮躁的城市生活中和传统道德人伦渐行渐远的人们,写生意场上的你来我往,灯红酒绿下的放浪形骸,写金钱腐蚀的亲情爱情乡情,写人们和物质生活相对照,忍不住回望时多了的一点灵魂不安和震动,或者悚然一惊。
都市里不仅有商战风云与俊男靓女,同时还真真切切地存在着更多下岗失业的群体,存在着为温饱而奔波的群体,《水母》中由保姆而身价倍增的多木,《银川白》里农民工的妻子橙子,《三丁湖》剩一只眼睛但依然等着白鹤的黑翠,《春风》中的天佑,《鲶鱼》里的炳元,这些人就是生活中尘埃的暖色,底层的脊梁。所以说吟泠是坚持写实主义的作家,敢于直面社会的底层,直面苦难,直面我们贫穷而阴暗、卑微而无奈的生活事实,而不仅仅只是对女人、金钱、游戏和商海中的男欢女爱的抒写。
三、浮世情怀显立场。
吟泠的笔下,女人们无不心酸,无不有小心机小算盘,小生意场的精明,姐妹之间的心事,农妇的委屈善良,小媳妇的渺小无奈,都被她写得从容平淡。而她对现实生活的发现,对人生世事的洞察,都汇聚在文字之中,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人间的烟火味,有自己的立场,总有自己的发现。
《粉菩萨》里,不能生养的白粉蛾,离婚后嫁了老苏,本来日子山顺水顺,但家里出现一个从监狱出来的儿子苏汉,比她还大两岁,名义上的母子,却有点情怀暗开的弥散,后来苏汉刻意娶妻成家,爱珍怀着的孩子又是前夫的孩子,结尾处,作者写“自从这婚事办完之后,白粉蛾从心底里巴望着到那时候,人人都能够顺嘴说说,比起儿媳妇来,原来这个当婆婆的,竟然还是那么翠呢!”一个平常家事,但却更多的是思辨,一颗颗物质欲望满足了的灵魂,承载着疯狂的思想,在万丈红尘中苦苦地寻找纯洁和完整。她似乎在顽强地追问,超出了世俗的承担和限度,由对女人的关注和自身的反观,她的敏锐直觉和独特处身而生成的经验,常形成对现代变异观念的质疑,加上突破常规的表达,最后成为一个个直呈着的巨大问题,挑战着习惯的一致性。
明显地,这里带有一种自审意识,一种深沉的痛感。事实上,吟泠的许多文字,都是这种痛感的释放。
四、琐碎记录见性感。
最喜欢她小说的语言,朴素亲切,大胆到位,话语间妙趣横生、荤素搭配,或者幽默嘲讽、或者一针见血、或者旁敲侧击,总之是读之令人不忍释手也。她的故事,记录着日常生活的流水帐,没有大悲大喜的戏剧冲突,没有花里胡哨的 描写,无非是吃一次饭,买一件衣服,坐一次车,出一次满月,男女恩爱,打情骂俏,然而读起来,却有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其实是“性感”的一种体现。一位作家曾说,“这个时代感的写作称为“性感”,但性感绝不是一个写作的套路,并非一种模式,而是一个体验型的写作方向,性感不性感没有标准,而是看写作效果的体验。性感跟阅读快感有关,和文字魅力有关,与给读者带来的冲击力有关。”
她的细节描写非常真实,诸如每个人物的生活习惯与穿戴打扮历历在目,对物质的关注呈现了小说叙事的现代感。心理描写更是。在《春风》,她写到“天佑待随凤呢,就有点爹爹跟兄长的意思了,可究竟又不是爹爹和兄长,究竟是可以跟自己肌肤相亲鱼水承欢的一个暖绵绵的小女人,天佑心里就有些说不出的迷乱和甘甜了”。“随凤已经有了身孕,已经害口了。一想到这个,天佑就想到天成羊群里那些大肚子的母羊,他觉得,她越来越像一只肥滚滚的小母羊了”。在一段段情爱之外还有些别样的风景,透过抒情手段和感伤叙事来表达夫妻之间的心灵疲惫与疼爱。
小说家都是说谎者,将现实写成理想,将丑恶写成美丽,反之亦然,然而人们却愿意接受说谎者这样的道白。吟泠没有将自己的小说写成都市言情模式,没有写成乡村伪诗意的爱情剧,她的笔抵达人物心灵深处,深刻内敛,意蕴无穷,真可谓是烟火文章短,红粉笔墨长。
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在作品中缺乏有意识的停顿与反思,结尾尽管有戛然而止之美,往往有点突兀的感觉。一个个感情故事之后,应该有一种意料之中的蜕变。作者并没有这样处理,也许她有自己的考虑,或许是希望把光明的一面呈现给读者吧,不愿伤害自己所塑造出的人物,所以结局往往云淡风清,不置可否。
总之,这位低调含蓄,坚守执着的女作家,《歌兰小令》《粉菩萨》已经显现了极其深厚的写作潜力。文字对于她来说,梦想还在路上。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
与君共勉。
【怀珠抱玉细细琢】
——从李敏的《背面》说开去
春寒也料峭,咋暖还寒时,晨起读书,缓缓翻开李敏的散文集《背面》,这些朴素、柔美、剔透、轻灵的文字,微风过处,似翡翠玛瑙叮当作响,闻得“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之声。
多年相识相知,知道她有温情而敏感的心,执着不辍的笔。笔下娓娓诉说着关于乡村与故人,青春与岁月,悲悯与美好,陷溺与超越,忧伤与憧憬,唯美与虚无的小故事小情绪,就像过日子,一个个日子的色彩就是作者的悲喜情愫。既有一个普通女人的温和温暖、敏感细腻、娇柔曼妙,又有现代知识女性的焦灼渴望、脆弱疼痛。虽琐碎,不趋于流俗;虽简短,也不失厚重,她的散文,不是浓妆艳抹的豪华贵妇,也不是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确有静女其姝,小家碧玉之妙。
合书冥思,背面,背面有什么呢?有相聚和离别,哭泣与欢笑,痛楚与梦想;有时间与事件的细部,也有生命中遭遇的甜美与苦涩;还有对故土、爱情、对人生、对社会、对大自然、对文学的思索与感悟;更有那些从灵魂深处分离出来的“遗迹”。
一
无论写人、写事、写物,她都在平常无奇中含蕴至理,在清淡朴实中见出秀美;那些安静美好的文字,一如家门口波澜不惊的小河,抚爱、滋养着人的心灵。“内心的村庄”一辑里,乡情浓烈,缠绵隽永,透着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神韵。袅袅的炊烟把梦升腾到远方,岁月流经故乡的田野,走过故乡的麦田,还有她的南园子。《大地丰饶》中的野花野草,《面山而居》里的南山春冬;《阳光下的老院子》《紫色记忆》里,一片片庄稼,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的植物香气。“天长地久,日月变迁,一个村庄的所有最终是会走向淡远的,但在一个对它熟知的人的心里,是永远存在的”。(《村庄的一个夜晚》)在《石窑湾纪事》里,她悠悠地唱:“才知晓,拂过岁月的风尘,石窑湾承载着太多太多,故土的贫瘠,沧桑,久远,厚重;乡人的荣辱,喜乐,艰辛……”她擅长在故乡的土地上,善意地去观察,委婉地去描绘,随处寻觅点滴,记述细节,散播温暖,然后持一种毫无造作的东方式淡泊、宽容的态度,诉说出来。
“背面的忧伤”一辑中,记录了日日常见的生活,以个体体验串联,形成对比,把生命的无奈凄凉,现实的残酷悲怆,呈现读者眼前。《一路清明》里淳朴善良而已作古的公公,隐忍的婆婆,几个场景,几个角度描写了老人们勤劳、节俭、慈悲、宽怀的一生。有时,她用心血研磨成书契,写出女人的悲苦命运。《背面的忧伤》里,“经年的岁月啊,溜走了那么多那么久,多得无从拾起散落在院子里的点点滴滴,久得时光漂白了母亲的黑发,也慢慢沧桑了她的孩子们的容颜。母亲和我们,带着自己的影子,在时光里穿梭,彼此有长远的牵挂,或偶尔的忘却。”蓄满真情的文字,诠释着一个个心路历程,然后,真实地放飞心中的失望、悲伤、呐喊、绝望……
间或心灵跟随着车轮转动,在繁华的都市、寂静的山林里放飞,去向未知的天空。第三辑“远行的足音”里,踏上陌生的土地,充满了诱惑以及好奇,迫切渴望溢出来,铺满了一道道山川。所到之处,无不从日常生活着眼,从不同地理人文环境中的生活景象,表达出对生态恶化的忧患意识,有对现代人的生存意识、行为观念赋予历史感的追问和反思,使散文信息量丰厚的同时,呈现出作者对人性生活方式的思考。
烟火红尘事,几度平常中。第四辑“这些年”里,散淡的文字,偶有的无奈,追忆的年华,失落的人生,站在灵魂高处,去侧耳倾听,总有一些风铃在《或可触摸的生命之河》《这些年》《在乡村学校》里轻声响起。因为她深信,无论如何现实和纷乱的世界,都会有让人心如止水的角落。
二
纵观她的散文,秀而不媚,清而不寒。一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有一点刚劲。文字轻巧递进,颇具个人风格:
小细节大感动。父母之爱、儿女之情、姐妹手足……永远是每个人心里最柔软、最温暖的东西。真正让人们记住的好散文,都饱含“感动”二字。这种感动,缘于细节之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片断、一个眼神、一段历史、一方草木,缘于人类情感的共通。《背面的忧伤》里,每节一件事,而这些事,都有一个核心细节支撑。那不被孩子们喜爱的三姨奶奶,“往往是一手紧紧提了给她的东西,一手拿着她的旱烟袋,嘴里唠唠叨叨说着一些不满意的话”;贤惠和蔼的婆婆,“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东西,告诉我,那是个好玩意。看我纳闷,她放嘴边边吹,边用手抖动丝线,竟然能听到好听的曲调”,着墨不多,却能够细致地刻画出人物性格,有清晰的人物图貌,书写出风姿万千、饱含深情的人间亲情。
简单干净。梁实秋论散文有云:散文的美妙多端,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简单就是语言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状态。不过这两字并不简单,若想达到此种境界,既关才气,也须苦功。《最慢的是活着》里,“我们大家,都是泅在时间里的微粒,悠然安享生命的愉悦也好,拼命吸附残存的养分也好,一年一年,从孩子变成青年,从青年变成中年,从中年变成老年。”沉稳简洁,干净利落。
移情入景。她在散文中常常采用一些新鲜的比喻来形容景物,如《在我和风之间》里,描写风时:“风一定是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聚会。各路风都赶来了。风让地上的草们起起伏伏,风还让一些东西发出了不同的声响。风里裹拥着土的气味,草的气味,花的气味,原来风把大自然的气味都集合起来了。风定然是有着一双大手,一双大脚,手抚过,脚踩过,经历过风的物事就不一样了。”且也善于将喜怒哀乐隐藏在简洁的语言中,欲说还休地传达所识尽的滋味。《从你的世界轻轻走过》中,没有大段抒情,只是工笔绘物,“在这早春的曼舞雪天,树梢上,屋顶上,马路上,到处都是慢慢淤积的雪,大年的脚步还未走远,又想起你,是因为另外一个儿时伙伴的出现。”用借景显怀,情景交融的方法,倍加感人。
《背面》,以小见大,以短见长,久读绵密,含蓄隽永。一行行文字忠实于心灵,如农人忠诚于土地,也忠实于散文固有的本性和特质。生活中的琐细之事,记忆中的片断之情,似粒粒珍珠,如片片玉佩,常使她内心波澜不息,化为至情之文,则风格独具,意境颇远,措词达意含蓄内敛,采撷含有真善美的一根、一脉、一枝、一叶,然后把它们投放进心灵,加以溶化、提炼、升华,最后完成于精巧的构思、表达和话语定型。因而她散文的具有内向与外内的具体交融性,而文体风格则体现出一种舒放而有节律、刚健而又柔美的艺术特质和气度。
这个自小被其父诗称“柴米加油盐,鸡娃并小树”的女子,这个安静生活、默默写字的女子,简短的文字大多介入日常、关注当下,去蔽、敞亮、本真,以独到的笔墨,一路走来,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字天地。
文不在载道,而在默化,借由她的生花妙笔,相信她的文字能让读者将生命感受得更细腻,更完整。 共 5808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烟火文章短,红尘笔墨长】是读吟泠小说集《歌兰小令》《粉菩萨》的感想,从四个方面高度概括了她的小说的主要特点:爱恨情怨说世态;红尘之中有哲思;浮世情怀显立场;琐碎记录见性感,从而挖掘出小说独特的思想意义和艺术魅力。【怀珠抱玉细细琢】剖析的是李敏的散文集《背面》,将李敏散文“在平常无奇中含蕴至理,在清淡朴实中见出秀美”以及“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艺术特色分析得丝丝入扣。两篇赏析,在深入研读原作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分析,提炼其精华,指出不足之处,深刻而客观。不仅让读者对吟泠小说、李敏散文有了一个全景式的了解,而且从中体悟到文学作品该怎么去反映现实生活,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教育人。不错的作品赏析,推荐阅读!问好作者!感谢你赐稿流年!【编辑:燕剪春光】
1 楼 文友: 2014-0 -10 20:2 :44 又见烟花美文,欣赏!问候春安!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2 楼 文友: 2014-07-07 15: 0:21 赏析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感受和欣赏角度,于原作者,是知心,于读者,是交流。来读好文,一番回味和感思,受益而去。问好文友!骨质疏松能治好吗小儿肠痉挛腹痛表现有什么儿童中暑的症状
记得当年读尼采,他在《查拉图斯特如是说》里说过,女人没有友谊的能力。这个人是不大真正懂得女人的,其实,女人们大抵都有几个闺蜜,既有值得敬重、心仪、疼爱的好姐妹,也有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尽管平时各有各的忙碌,各有各的事情,但怎么也不会影响友情的尺度。
收到原名赵俊笔名吟泠的小说集《歌兰小令》《粉菩萨》,一绿一红,一青蛇一白娘子的感觉。这些的文字很流畅,很好读,以虚拟的歌兰小城为根据地,上演着情节跌宕起伏的爱情悲喜剧、家庭伦理剧或世俗百态剧。有张泽端《清明上河图》的味道,抬头俯视都是家长里短,烟火红尘,男欢女爱,恩怨情愫。
十九篇文章中,以《后院》《后来》《后花园》开篇,无论是《后来》中沈修张晓琴的一段“寻觅”,还是《后花园》中的小风眼中耳中的裴娘娘;无论是《大地红》里的惨遭不幸依然善意盈盈的银环,还是《与影子同行》中清醒顿悟的钟爱云,以及《半途而废》里缺乏信任感的“我”,精短的小说,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有两个以上分属二元相对的女性人物。她们多以感情纠葛为经,以精神人格与价值追求为纬,共同编织着一个个深沉哀怨、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故事里弥漫着人们的痛苦、惆怅、纠结和无奈,当然也有欲望,嫉妒,算计,排挤,心事,也有不动声色的较量,绞尽脑汁的思忖,但其中更有解脱与背负,快乐与幸福,善意与良知,追求与愿景。
一、爱恨情怨说世态。
很钦佩这女子笔耕不辍的执着,也为她心中那坚如磐石清如溪水的生活情怀所感动。写作是寂寞者的心事。想来她也算是看遍人世繁盛,如今洗尽铅华,独具慧眼,以卓越细笔,不仅仅描绘人间生活情态,且常有惕然惊心的刻画,令人如身在盛夏平添一种寒意。其虽为女性,但为文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大气。
女人的一生,说穿了是和爱情纠缠到底的一生。爱情,曾是多么美好的字眼,但在消费时代,光环已黯淡,本质已黯然。作者笔下的女人们,有年过古稀的婆婆、青春妙龄的小丫,也有物质丰裕、眼高于顶、比烟花寂寞的都市女子,更有沧桑半生、良善既往的乡村农妇,她借助一个个离奇或者错位的情感纠葛故事,揭示了现代都市病态的世风人情,揭露了乡村变革时期的人们精神世界的无所依存。
《女人街号外》只想要一个知冷知热的男人的阿金和“我”,很现实,但亦很坚持,有着属于自己的底限。能够宽容梦想,但不允许自己永远沉溺在梦一般的记忆中,只能紧紧抓住现在,无论如何的艰难不舍。
《后院》中,大丫小丫姐妹俩共事一夫,《梅街轶事》里为“小三”奔丧的净云,作者打造的女主人公,忍辱负重,和男人一起在世上讨生活,筹划事业吃苦耐劳游刃有余,谈婚论嫁谈情说爱却满腹辛酸;能控制自己,但无法能把握对方,于是这世上就多了些怨妇痴女。吟泠对其笔下的人物寄寓了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因为同为女性,她对女性特别关注,充满悲悯之情。吟泠喜欢在小说中塑造一对亲姐妹,如《后院》中的大丫小丫,《舌头》里的彩霞彩铃,《花灯》中的爱真爱喜,《夜市》中的翠红翠花,一正一衬,流淌着女性独有的对爱与欲,对时间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等等的尖锐拷问,以其非凡的悟性与灵性,以其原创性与穿透力写下了个人对时代,对婚姻,对家庭,对爱情,对伦理,对亲情,对追求,对欲望的真实记录和感悟。
二、红尘之中有哲思。
面对当下浮躁的现实境遇,吟泠的笔,基本上不会拿乡土回忆和经验,来批判现代城市文明,也不会以此对抗现代化。她只是写出来,写乡村结合部或浮躁的城市生活中和传统道德人伦渐行渐远的人们,写生意场上的你来我往,灯红酒绿下的放浪形骸,写金钱腐蚀的亲情爱情乡情,写人们和物质生活相对照,忍不住回望时多了的一点灵魂不安和震动,或者悚然一惊。
都市里不仅有商战风云与俊男靓女,同时还真真切切地存在着更多下岗失业的群体,存在着为温饱而奔波的群体,《水母》中由保姆而身价倍增的多木,《银川白》里农民工的妻子橙子,《三丁湖》剩一只眼睛但依然等着白鹤的黑翠,《春风》中的天佑,《鲶鱼》里的炳元,这些人就是生活中尘埃的暖色,底层的脊梁。所以说吟泠是坚持写实主义的作家,敢于直面社会的底层,直面苦难,直面我们贫穷而阴暗、卑微而无奈的生活事实,而不仅仅只是对女人、金钱、游戏和商海中的男欢女爱的抒写。
三、浮世情怀显立场。
吟泠的笔下,女人们无不心酸,无不有小心机小算盘,小生意场的精明,姐妹之间的心事,农妇的委屈善良,小媳妇的渺小无奈,都被她写得从容平淡。而她对现实生活的发现,对人生世事的洞察,都汇聚在文字之中,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人间的烟火味,有自己的立场,总有自己的发现。
《粉菩萨》里,不能生养的白粉蛾,离婚后嫁了老苏,本来日子山顺水顺,但家里出现一个从监狱出来的儿子苏汉,比她还大两岁,名义上的母子,却有点情怀暗开的弥散,后来苏汉刻意娶妻成家,爱珍怀着的孩子又是前夫的孩子,结尾处,作者写“自从这婚事办完之后,白粉蛾从心底里巴望着到那时候,人人都能够顺嘴说说,比起儿媳妇来,原来这个当婆婆的,竟然还是那么翠呢!”一个平常家事,但却更多的是思辨,一颗颗物质欲望满足了的灵魂,承载着疯狂的思想,在万丈红尘中苦苦地寻找纯洁和完整。她似乎在顽强地追问,超出了世俗的承担和限度,由对女人的关注和自身的反观,她的敏锐直觉和独特处身而生成的经验,常形成对现代变异观念的质疑,加上突破常规的表达,最后成为一个个直呈着的巨大问题,挑战着习惯的一致性。
明显地,这里带有一种自审意识,一种深沉的痛感。事实上,吟泠的许多文字,都是这种痛感的释放。
四、琐碎记录见性感。
最喜欢她小说的语言,朴素亲切,大胆到位,话语间妙趣横生、荤素搭配,或者幽默嘲讽、或者一针见血、或者旁敲侧击,总之是读之令人不忍释手也。她的故事,记录着日常生活的流水帐,没有大悲大喜的戏剧冲突,没有花里胡哨的 描写,无非是吃一次饭,买一件衣服,坐一次车,出一次满月,男女恩爱,打情骂俏,然而读起来,却有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其实是“性感”的一种体现。一位作家曾说,“这个时代感的写作称为“性感”,但性感绝不是一个写作的套路,并非一种模式,而是一个体验型的写作方向,性感不性感没有标准,而是看写作效果的体验。性感跟阅读快感有关,和文字魅力有关,与给读者带来的冲击力有关。”
她的细节描写非常真实,诸如每个人物的生活习惯与穿戴打扮历历在目,对物质的关注呈现了小说叙事的现代感。心理描写更是。在《春风》,她写到“天佑待随凤呢,就有点爹爹跟兄长的意思了,可究竟又不是爹爹和兄长,究竟是可以跟自己肌肤相亲鱼水承欢的一个暖绵绵的小女人,天佑心里就有些说不出的迷乱和甘甜了”。“随凤已经有了身孕,已经害口了。一想到这个,天佑就想到天成羊群里那些大肚子的母羊,他觉得,她越来越像一只肥滚滚的小母羊了”。在一段段情爱之外还有些别样的风景,透过抒情手段和感伤叙事来表达夫妻之间的心灵疲惫与疼爱。
小说家都是说谎者,将现实写成理想,将丑恶写成美丽,反之亦然,然而人们却愿意接受说谎者这样的道白。吟泠没有将自己的小说写成都市言情模式,没有写成乡村伪诗意的爱情剧,她的笔抵达人物心灵深处,深刻内敛,意蕴无穷,真可谓是烟火文章短,红粉笔墨长。
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在作品中缺乏有意识的停顿与反思,结尾尽管有戛然而止之美,往往有点突兀的感觉。一个个感情故事之后,应该有一种意料之中的蜕变。作者并没有这样处理,也许她有自己的考虑,或许是希望把光明的一面呈现给读者吧,不愿伤害自己所塑造出的人物,所以结局往往云淡风清,不置可否。
总之,这位低调含蓄,坚守执着的女作家,《歌兰小令》《粉菩萨》已经显现了极其深厚的写作潜力。文字对于她来说,梦想还在路上。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
与君共勉。
【怀珠抱玉细细琢】
——从李敏的《背面》说开去
春寒也料峭,咋暖还寒时,晨起读书,缓缓翻开李敏的散文集《背面》,这些朴素、柔美、剔透、轻灵的文字,微风过处,似翡翠玛瑙叮当作响,闻得“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之声。
多年相识相知,知道她有温情而敏感的心,执着不辍的笔。笔下娓娓诉说着关于乡村与故人,青春与岁月,悲悯与美好,陷溺与超越,忧伤与憧憬,唯美与虚无的小故事小情绪,就像过日子,一个个日子的色彩就是作者的悲喜情愫。既有一个普通女人的温和温暖、敏感细腻、娇柔曼妙,又有现代知识女性的焦灼渴望、脆弱疼痛。虽琐碎,不趋于流俗;虽简短,也不失厚重,她的散文,不是浓妆艳抹的豪华贵妇,也不是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确有静女其姝,小家碧玉之妙。
合书冥思,背面,背面有什么呢?有相聚和离别,哭泣与欢笑,痛楚与梦想;有时间与事件的细部,也有生命中遭遇的甜美与苦涩;还有对故土、爱情、对人生、对社会、对大自然、对文学的思索与感悟;更有那些从灵魂深处分离出来的“遗迹”。
一
无论写人、写事、写物,她都在平常无奇中含蕴至理,在清淡朴实中见出秀美;那些安静美好的文字,一如家门口波澜不惊的小河,抚爱、滋养着人的心灵。“内心的村庄”一辑里,乡情浓烈,缠绵隽永,透着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神韵。袅袅的炊烟把梦升腾到远方,岁月流经故乡的田野,走过故乡的麦田,还有她的南园子。《大地丰饶》中的野花野草,《面山而居》里的南山春冬;《阳光下的老院子》《紫色记忆》里,一片片庄稼,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的植物香气。“天长地久,日月变迁,一个村庄的所有最终是会走向淡远的,但在一个对它熟知的人的心里,是永远存在的”。(《村庄的一个夜晚》)在《石窑湾纪事》里,她悠悠地唱:“才知晓,拂过岁月的风尘,石窑湾承载着太多太多,故土的贫瘠,沧桑,久远,厚重;乡人的荣辱,喜乐,艰辛……”她擅长在故乡的土地上,善意地去观察,委婉地去描绘,随处寻觅点滴,记述细节,散播温暖,然后持一种毫无造作的东方式淡泊、宽容的态度,诉说出来。
“背面的忧伤”一辑中,记录了日日常见的生活,以个体体验串联,形成对比,把生命的无奈凄凉,现实的残酷悲怆,呈现读者眼前。《一路清明》里淳朴善良而已作古的公公,隐忍的婆婆,几个场景,几个角度描写了老人们勤劳、节俭、慈悲、宽怀的一生。有时,她用心血研磨成书契,写出女人的悲苦命运。《背面的忧伤》里,“经年的岁月啊,溜走了那么多那么久,多得无从拾起散落在院子里的点点滴滴,久得时光漂白了母亲的黑发,也慢慢沧桑了她的孩子们的容颜。母亲和我们,带着自己的影子,在时光里穿梭,彼此有长远的牵挂,或偶尔的忘却。”蓄满真情的文字,诠释着一个个心路历程,然后,真实地放飞心中的失望、悲伤、呐喊、绝望……
间或心灵跟随着车轮转动,在繁华的都市、寂静的山林里放飞,去向未知的天空。第三辑“远行的足音”里,踏上陌生的土地,充满了诱惑以及好奇,迫切渴望溢出来,铺满了一道道山川。所到之处,无不从日常生活着眼,从不同地理人文环境中的生活景象,表达出对生态恶化的忧患意识,有对现代人的生存意识、行为观念赋予历史感的追问和反思,使散文信息量丰厚的同时,呈现出作者对人性生活方式的思考。
烟火红尘事,几度平常中。第四辑“这些年”里,散淡的文字,偶有的无奈,追忆的年华,失落的人生,站在灵魂高处,去侧耳倾听,总有一些风铃在《或可触摸的生命之河》《这些年》《在乡村学校》里轻声响起。因为她深信,无论如何现实和纷乱的世界,都会有让人心如止水的角落。
二
纵观她的散文,秀而不媚,清而不寒。一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有一点刚劲。文字轻巧递进,颇具个人风格:
小细节大感动。父母之爱、儿女之情、姐妹手足……永远是每个人心里最柔软、最温暖的东西。真正让人们记住的好散文,都饱含“感动”二字。这种感动,缘于细节之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片断、一个眼神、一段历史、一方草木,缘于人类情感的共通。《背面的忧伤》里,每节一件事,而这些事,都有一个核心细节支撑。那不被孩子们喜爱的三姨奶奶,“往往是一手紧紧提了给她的东西,一手拿着她的旱烟袋,嘴里唠唠叨叨说着一些不满意的话”;贤惠和蔼的婆婆,“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东西,告诉我,那是个好玩意。看我纳闷,她放嘴边边吹,边用手抖动丝线,竟然能听到好听的曲调”,着墨不多,却能够细致地刻画出人物性格,有清晰的人物图貌,书写出风姿万千、饱含深情的人间亲情。
简单干净。梁实秋论散文有云:散文的美妙多端,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简单就是语言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状态。不过这两字并不简单,若想达到此种境界,既关才气,也须苦功。《最慢的是活着》里,“我们大家,都是泅在时间里的微粒,悠然安享生命的愉悦也好,拼命吸附残存的养分也好,一年一年,从孩子变成青年,从青年变成中年,从中年变成老年。”沉稳简洁,干净利落。
移情入景。她在散文中常常采用一些新鲜的比喻来形容景物,如《在我和风之间》里,描写风时:“风一定是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聚会。各路风都赶来了。风让地上的草们起起伏伏,风还让一些东西发出了不同的声响。风里裹拥着土的气味,草的气味,花的气味,原来风把大自然的气味都集合起来了。风定然是有着一双大手,一双大脚,手抚过,脚踩过,经历过风的物事就不一样了。”且也善于将喜怒哀乐隐藏在简洁的语言中,欲说还休地传达所识尽的滋味。《从你的世界轻轻走过》中,没有大段抒情,只是工笔绘物,“在这早春的曼舞雪天,树梢上,屋顶上,马路上,到处都是慢慢淤积的雪,大年的脚步还未走远,又想起你,是因为另外一个儿时伙伴的出现。”用借景显怀,情景交融的方法,倍加感人。
《背面》,以小见大,以短见长,久读绵密,含蓄隽永。一行行文字忠实于心灵,如农人忠诚于土地,也忠实于散文固有的本性和特质。生活中的琐细之事,记忆中的片断之情,似粒粒珍珠,如片片玉佩,常使她内心波澜不息,化为至情之文,则风格独具,意境颇远,措词达意含蓄内敛,采撷含有真善美的一根、一脉、一枝、一叶,然后把它们投放进心灵,加以溶化、提炼、升华,最后完成于精巧的构思、表达和话语定型。因而她散文的具有内向与外内的具体交融性,而文体风格则体现出一种舒放而有节律、刚健而又柔美的艺术特质和气度。
这个自小被其父诗称“柴米加油盐,鸡娃并小树”的女子,这个安静生活、默默写字的女子,简短的文字大多介入日常、关注当下,去蔽、敞亮、本真,以独到的笔墨,一路走来,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字天地。
文不在载道,而在默化,借由她的生花妙笔,相信她的文字能让读者将生命感受得更细腻,更完整。 共 5808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烟火文章短,红尘笔墨长】是读吟泠小说集《歌兰小令》《粉菩萨》的感想,从四个方面高度概括了她的小说的主要特点:爱恨情怨说世态;红尘之中有哲思;浮世情怀显立场;琐碎记录见性感,从而挖掘出小说独特的思想意义和艺术魅力。【怀珠抱玉细细琢】剖析的是李敏的散文集《背面》,将李敏散文“在平常无奇中含蕴至理,在清淡朴实中见出秀美”以及“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艺术特色分析得丝丝入扣。两篇赏析,在深入研读原作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分析,提炼其精华,指出不足之处,深刻而客观。不仅让读者对吟泠小说、李敏散文有了一个全景式的了解,而且从中体悟到文学作品该怎么去反映现实生活,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教育人。不错的作品赏析,推荐阅读!问好作者!感谢你赐稿流年!【编辑:燕剪春光】
1 楼 文友: 2014-0 -10 20:2 :44 又见烟花美文,欣赏!问候春安!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2 楼 文友: 2014-07-07 15: 0:21 赏析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感受和欣赏角度,于原作者,是知心,于读者,是交流。来读好文,一番回味和感思,受益而去。问好文友!骨质疏松能治好吗小儿肠痉挛腹痛表现有什么儿童中暑的症状
- 上一篇:福特金融正式启动深圳个人汽车消费贷款
- 下一篇:三大车险方案供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