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需要热养生
2020-08-08 19:27:47 双城汽车网
夏天需要“热养生”
1 夏季受寒易伤阳气
夏季属火,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黄帝内经》中说:"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不难看出阳气对于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如果损耗了阳气会对我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指出,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规律。夏天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根据中医 " 顺应天然 " 的养生原则,此时应该养护阳气,不少人用 " 凉 " 对抗 " 热 " 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阳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火力,可以推动人体新陈代谢。
古语讲 " 百病从寒起 ",可以说寒邪是导致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也表示,夏天是阳长阴消的季节,是添阳的最好时机。而寒邪非常容易损阳气,让整个人变得倦怠无力。
在专家看来,老百姓常说的:" 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坐病 " 并不是没道理。即使在夏天,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如精神萎靡、新陈代谢缓慢、有汗排不出、身体畏寒、四肢冰冷、容易感冒、腹泻胃疼、患肠道疾病等。还有一些病症不会立即发作但会潜伏体内,给秋冬季留下病根。
2 夏季贪凉误区,你中了几个
夏天气温正高,很多人都十分贪凉,虽能享一时的凉爽,却不知道这样损害健康,以下这些方式便是最常见的消暑误区。不妨对照看看,你中了几个 ↓
误区 1 大量吃冷食
炎热的夏季,吃冷食是人们最常用的消暑方法,尤其是冰淇淋、冷饮和冰镇西瓜,因为清凉爽口备受欢迎。很多人夏天胃口不佳,常捧着一大个冰镇西瓜,用来代替晚餐。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指出,西瓜本身性偏寒,且体积大,通常人们一次吃的量也比较多,因此对人体阳气的耗损也更大。姜良铎认为,夏季,人体的阳气呈向外扩散的趋势,体内阳气比起其他时期相对不足。这时,如果摄入过多的生冷食物,会对人的阳气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
张湖德也提醒,过多的生冷食物使体内聚集了过多的寒气,容易导致秋冬季得病。
误区 2 休息太贪凉
夏季的晚上,很多人光着膀子在街上溜达;整夜开着空调睡觉;甚至觉得在床上太热,干脆在地上铺个凉席。这些都是人们常见的行为。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行为极易使身体遭受风寒,损伤阳气。
夏季人体毛孔张大,人在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弱,这时开空调、睡地板都会使寒邪更容易进入体内,因此不要一味追求凉快。
误区 3 运动后立即冲凉
夏日适当的运动可以将体内部分 " 寒邪 " 和 " 湿毒 " 排出体内,但运动后的燥热、流汗也往往让人难以忍受,不少年轻人会用冲凉水澡来降温。" 但这会让更多的‘寒邪’进入体内。" 姜良铎说。
张湖德则表示,人体对温度的适应是需要过程的,一下从高温到低温会使人体受到刺激,不要说用凉水冲澡了,运动完用凉水冲头甚至冲脚都会使湿寒进入体内。另外,运动完后也不要马上吹空调,因为这样做同样会加重体内的湿寒。
误区 4 不同人群无需特别照顾
夏天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一家人吃同样的食物,老人孩子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脾胃受寒的现象,而其他家庭成员并无大碍。有时,同样在家中吹空调,女性也比男性表现的更易受凉。
张湖德认为,人与人体质是不同的,所以对抗寒气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一般青壮年阳气相对较重,而老人和小孩则体质稍差,易受到 " 寒邪 " 的侵扰。而女性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原因," 寒邪 " 和 " 湿气 " 也会经常侵扰她们。因此,体质较弱、阳气本身就不足的人群,也就更易受凉,更应该小心寒邪侵体。
3 夏天要学会 " 热着过 "
中医讲养生要顺应时节,夏天该热就得热,该出汗就得出汗。因此,我们要顺着阳长的规律,采取以热制热的 " 热养 " 法。
远离寒邪
饮食上应注意少食生冷食物,《寿世保元》中说:" 夏日伏阴在内,暖食尤宜 "。张湖德认为,俗话说,"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 ",夏天就应该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红糖一起冲泡后服用效果更好。
并且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调房里。也要注意不可用冷水洗头洗脚,下雨天避免淋雨,因为冷水最伤阳气。
用热水泡脚
因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可以供给它能量。张湖德表示 " 热则血行、寒则血凝 "。
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水温以 42 ℃~45 ℃,温暖舒适为宜。
责编:传媒
1岁孩子积食怎么办玉林哪里的白癜风医院专业先声药业退市- 上一篇:教你识别健康高加索犬应该具有的特征
- 下一篇:一世独尊正文第两百六十八章没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