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

碳交易试点初见成效专家建议有序向全国推进

2020-08-14 10:51:32  双城汽车网

专家建议宜打破瓶颈有序向全国推进

配额交易是各国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定价市场化的重要形式。笔者采访了得到,目前我国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运行基本平稳,社会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专家建议,应审慎把握控制碳排放与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充分重视各地试点过程暴露的问题,总结经验,打通瓶颈,有序推进全国性碳市场建设。

七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运行平稳效益初显

APEC期间,我国正式承诺在20 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将于20 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此前,我国曾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碳排放国,201 年我国占全球总量的27.7%,比排名第二的美国高出近一倍。国家发改委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柴麒敏指出,如20 0年碳排放要达峰值,一般要求煤炭消费在2020年前就率先达峰。国家在能源消费总量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费量的控制要继续加强,才能保证20 0年前尽早实现碳排放达峰。

配额交易是各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以市场化手段控制碳排放量,从201 年开始,我国先后在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等7地启动试点。重庆市发改委资源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梁波说,碳排放权交易旨在实现 排放有成本、超标需购买、减排能获利 。

据了解,目前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等前5个试点已经历首个配额清缴的 履约期 ,绝大部分控排企业都已完成履约。其中上海企业履约率为100%,北京415家控排企业中有12家单位未履约,深圳6 5家控排企业中有4家未履约,天津和广东分别只有4家和2家企业未履约。

引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减排的实现。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裁葛兴安说,深圳过去一年的试点中,超过一半企业配额富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试点期间,深圳市6 5家工业企业碳排放量较2010年下降11%,但工业增加值增长29%,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达到2 %,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了碳排放总量增长。

各地试点凸显多重问题

笔者采访发现,在各地的试点中,同样暴露了多重问题。

首先,市场活跃度普遍不足,难以形成有效定价。据了解,在上线首日成交2万吨后,深圳碳交易平台连续近两个月无交易,201 年半年的总成交额不过1 00万元;北京碳市场运行第一个月,线上交易仅成交1 万多元。这种开市之后不久便没有交易或交易断断续续的情况在各个试点普遍存在。葛兴安说,碳交易是市场机制,核心是定价。而有效价格的产生基于较高的的流动性,市场活跃度不足是当前碳交易市场面临最大的问题。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上门开锁电话
西安去哪里看白癜风
三岁小孩脾虚如何调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