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

蒙古马

2020-02-04 20:56:00  双城汽车网

《蒙古马,草原的物语》

蒙古马,是以主要原产地命名的世界古老马种之一。特殊的物种基因、严酷的生存环境和长期的遗传变异,造就了蒙古马耐寒、耐旱、耐力强的特殊属性。蒙古马体形虽然显得矮小,其貌不扬,然而,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却能不畏艰辛、纵横驰骋、屡建奇功,铸就了蒙古马独特的品格和精神。

内地的马,多是圈养的农耕马。草原上看到的马,是散养的蒙古马。看马毛,蒙古鬃毛长而飘逸,毛管铮亮。看马头,蒙古马是挺着胸昂着头,桀骜不驯。看马眼睛,闪闪发亮,炯炯有神。

十余影友志同相约,驱车近千公里,专程来拍摄蒙古马。较长的车程中,蒙古族的文化和习俗就自然而然的成了谈资,当然也少不了谈马。我尽力而为的、搜肠刮肚的,把我知道的一知半解介绍给同行的影友。谈历史,谈地名,谈风俗,谈饮食,如此广泛的谈天说地,知之甚少的我经常是无言以对纷至沓来的问询。

其实,在内地我过着和大家无异的生活,只是时不时的奶茶、奶制品和牛羊肉,和自觉不自觉的对蒙古文化的热衷,表现出与汉族的内在的一些不同。几天下来,这番强度的谈民俗,聊草原,品蒙餐,讲我铭记的过去,一下子勾起了许许多多的往事。

七十年前,父亲曾经在内蒙古某旗担任过第一任旗长,那里我去过几次,每次都有良多感触。一次去那里替父亲看望他的同事战友下属,清楚的记得,我开车离去时,倒车镜里的几位老人仍然站在路边挥手送别,那场景只看了一眼,就眼角湿润,让我刻骨铭心。我知道,他们送行的不是我这个晚辈,而是和他们的老战友老首长告别。

父亲去世后第三年,陪着八十岁的老娘回内蒙古的老家。这不是普通的回家省亲,而是她参军走上道路后62年的第一次回家。定下回家行期,老人家就兴奋,出发前两天就夜不能寐,路上更是高兴的滔滔不绝。尽管家乡变了模样,尽管没有直系亲属见面,她依然如数家珍的讲那过去的事情。

蒙古马,是蒙古族同胞引以为荣的,夸奖马,就像夸奖它的主人。蒙古族的歌曲有很多唱诵蒙古,如哈琳的《蒙古马》乌兰图雅的《我的蒙古马》哈布尔的《蒙古眼睛》杭盖的《漂亮的蒙古马》萨日朗的《悲伤的蒙古马》乌云毕力格的《鹿花背的白马》等等,有欢快的,有悲伤的,有激昂的。可以夸张的说,没有哪一个民族,有这么多的歌曲是专门唱!同时,蒙古族还有很多演绎的舞蹈,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轻盈的舞姿,每一个劲道的飞转,每一个风驰电掣般的冲刺,每一个身体的律动,都在诠释着蒙古力量与速度,刚毅与坚韧,把蒙古族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渴望,通过蒙古马,以变异的灵与肉的释放,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我熟识一位叫诺敏的蒙古族姑娘,她是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老师,《马背上的女人》是她的独舞,非常耐看的展露蒙古族女人在蒙古马背的风采。

内蒙古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大多爱拍摄马。锡盟摄影家协会主席乃日木德,就痴迷拍摄蒙古马,高超的技艺,把蒙古马拍摄的栩栩如生,出神入化。其它的艺术形式如书法、诗词、绘画等,都不乏把蒙古马作为不朽的主题。

在起伏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我们和牧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像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是质朴的原住民,一个是游摄的看客。我们心里,总是放不下来此的目的,即拍蒙古马,拍照取景时总是想着要把蒙古马纳入画面,心里怎么也放不下中国马都”和蒙古马”的外在的东西,忽略了蒙古马隐喻的精神,如此看来,有点儿舍本求末了。但是在牧民的世界里,把蒙古神化并不是不存在,他们也知道蒙古优良,心境内也钟爱着蒙古马,优秀的蒙古族民族属性影响着驾驭着蒙古马,蒙古马绝佳品质,催生促进了蒙古族的优良传统的升华,互为促进,相得益彰。蒙古马被牧民生活化,当作交通工具,被他们朋友化,当作家里的成员或是要好的安达。牧民与蒙古马朝夕相处,使得这种相得益彰的融洽促进,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拍摄蒙古开始,一些人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动物,被动的由拍摄人去看去拍,短短的两天下来,我悄悄的发现,大家几乎毫不列外给蒙古马、给蒙古族赋予了一个概念,一个意义,那就是蒙古马有灵性,有美感,有积淀,蒙古族的人淳朴,善良,豁达,和他们交往,一般来说是不需要设防的。带着这个新鲜的概念重新来审视、观察蒙古马,自然而然的就跨越了物种界别,喜欢并爱上了蒙古马,开始品味蒙古马了。

这次专题性的,刺激、震撼的拍摄蒙古草原之旅,让我对草原的膜拜和蒙古族的自豪感得到了满足。因为我从未如此这般的看蒙古马,拍蒙古马,欣赏蒙古马。一匹匹膘肥体壮的蒙古马,就在眼前,就在手边,有时候排山倒海的马蹄声就好似激情的战鼓,裹挟着我,仿佛就是马群里的一匹马,一起奔跑驰骋,身随心动,跃然云端!可以这样说,如果你能从简单的欣赏草原美景,转到欣赏蒙古族习俗和历史的时候,你就是贴近草原的开始,璀璨的游牧文化的大门也就为你敞开了。

不论哪个民族,关于博爱,关于兴趣,人的内心都有一条洪流 ,一旦激起与洪流合拍的兴奋点,并与暗涌的洪流汇合,就会萌发并长大本属于原生态的认知,传送属于我们的信仰的东西 ,我们的生活也会像阳光一样灿烂起来。

我问摄友,两天了,你听到过蒙古嘶鸣吗?他说好像既没听到个体嘶鸣,也没听到群体嘶鸣。我告诉他,蒙古马不是不会嘶鸣,只是轻易不作声响,默默无闻、甘于劳作是天性,圣祖成吉思汗征西时,蒙古马就这样悄无声息的驰骋疆场。

在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这既是对内蒙古人未来的要求,也是对蒙古褒奖。

关于配图:*之所以用这么多蒙古图片做配图,就是想借用蒙古各种姿态,借用蒙古毛皮和肌肉,以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物语,讲草原,讲家人,讲内蒙古。

关于配乐:*选用的是《草原蒙古人家》一首蒙古国歌曲,原唱是我喜欢的蒙古国歌唱家阿茹娜演唱的。之所以选用的是马头琴和蒙语的歌,是因为蒙语才能诠释蒙古物语,马头琴和蒙古马才是最佳搭配,而只有马头琴才是在人的心弦上弹拨的乐器,让人心绪澎湃。

治疗腹胀的方法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张禾
成都医学院附属不孕不育医院廖月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