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

农场那美

2020-02-08 23:10:08  双城汽车网

农场那美,水渠,脚印

模模糊糊的农场。

家乡,童年,水稻田,很美。

高大的灌溉渠,又称支渠,一直连到大河边的大型扬水站。从支渠上伸出来的无数细长的水渠,俗称毛渠,比如大蜈蚣身上无数条脚,也是这么高高地,静静地卧在由盐碱地改良过来的水稻田。

支渠毛渠里都是无声奔淌的清水,在阳光下泛着光,格外美。

支渠和毛渠把水稻田呈网格状隔开,格格棱棱,水粼粼的成片相连,一马平川,更美。

支渠的渠面宽,能并排走两个人。毛渠的渠面窄,能行走一个人。几十年来,对支渠毛渠而言,在田地上劳作的人们行走在上面,成了路。这路上留下了几代开拓者和建设者的脚印,那些寄托着各自人生奋斗目标的脚印。

这是家乡美的另一种缩影。

然而,这块看起来承载着人们理想的神圣土地,它的最早耕耘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者,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批犯人。

五十年代,几万名从旧上海清除出来的社会渣滓成了犯人,被集中遣送到黄海之滨新中国最大的劳改农场。在司法干警的带领下,就在这一片昔日的盐碱荒滩上,用他们狡蛮的力气和臭汗,洗刷旧上海十里洋场残留在他们身上的香风毒雾。

一条条清澈的水渠,照得见他们改造自新的心路历程,留下了他们洗心革面重做新人的脚印。

文革期间,一大批为新中国劳改事业贡献了青春的司法,一大批上海高校的骨干教师、老,在派的带领下,为自己搭建牛棚”营建五七干校”在昔日犯人开垦出来的水稻田里,低头思过,勤奋劳作,反省十七年修正主义路线”的罪恶,争取重新做人”

一条条渠道,水清澈,人,留下了无数悲哀者迷茫的脚印。

号角响起的那个年头,几万名从上海来的知识青年,胸中流淌挥手我前进”的热血,坚定扎根农场闹,战天斗地练红心”的意志,也来到昔日犯人开垦的这片土地。

理想、汗水、青春,与水渠里仍然默默流淌的清水相互映衬。

平静的渠水,照见火红的青春。默默的渠道,承载放大的理想,留下了无数可敬可爱,可歌可泣的理想主义者的脚印。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从童年的梦境中醒来,不觉已是中老年。想起我也曾是知识青年中的一份子,但它对于我,没有豪情壮志,却有一点黯然神伤。

我的与别人的不同,因为我的父母亲在那时恰好都是文革被揪斗的对象。我们几个子女在劫难逃,都成了黑七类崽子。还是应当感恩当时的政策,尽管我们黑却被宽大成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我几乎属于被流放”到知识青年之中,实现着派把我扔进知识青年的火炉涅槃,成为可以教育好”的阳谋。

那时候,我十七岁。尚未发育完全的肩头挑起二百多斤的担子。已经能够一口气行进二三里地,体验着千斤重担何所惧,一颗红心永向党的感觉。步履蹒跚,却可以硬撑。

我在犯人和被打成老牛的老们走过的渠道上走过,百感交集,思绪惘然。脸上流的是汗,心头流的是血。绝没有意气风发闹的豪情,倒是严酷的现实把我教育的越来越会恨,恨自己生不逢时。

万幸的是,正如孙悟空被扔进老君炉一样。我窃喜,知识青年的熔炉,把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根本上扭转,涅槃。

到今天,基于某种积淀,得以能与伟大祖国的发展进程契合,为国家的需要恪尽自己的努力,问心无愧地步入到退休的行列。

小时候认为一马平川的那个农场,几经变故,几经倒腾,现在成了上海一家大牛奶公司的后方基地。土地麽,无论旱田水田,被劳动者承包替代,成了各种各式散发时代气息的农场。

几十年忠于职守,附吸汗水,承载脚印的水渠依然故我,留下新一代人忙碌的脚印。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历史这样感叹,我这样感叹。

梦中的家乡,那水田,那水,支渠,毛渠。

梦中的人,犯人,老,知识青年,承包者。

无数前人留下的脚印,依然那样清晰,印在我脑海深处。

2017.3.31下午于银川。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脚印

《脚印》是由严寄洲导演,任东生唐德明,李志远郑春培周琦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黑白剧情片。这个小故事发生在解放后的云南边疆。我边防军一支小小的巡逻队——班长和战士乔青、唐彪,他们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时候,苗族联防队员木加前来报告,在界河边上发现了可疑的脚印。

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怎么办
榆林牛皮癣医院
银川治疗男科医院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