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

恩惠金昌实施钛白粉等大项目助推大跨越

2020-09-16 00:35:34  双城汽车网

金昌实施钛白粉等大项目助推大跨越

生意社10月28日讯

原标题:金昌实施大项目助推大跨越 今年以来,金昌市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切实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8.7亿元,同比增长15.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6亿元,同比增长17.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亿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95元,增长16.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9890元,增长17.8%。 围绕三大重点产业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金昌市坚持把深入实施“1234”发展战略作为贯彻落实“3341”项目工程的有效载体,坚持加快发展与产业升级同步推进,围绕有色金属及新材料、新能源、化工循环“三大重点产业”,大力开展“千亿元”项目大建设、“千亿元”项目大招商、“千亿元”项目大谋划等“三个千亿元活动”。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实施各类投资项目284项,概算总投资1000多亿元,完成投资160.22亿元,同比增长31.5%,占年计划250亿元的64.1%。其中生产性项目191项,占项目总数的67%。按投资领域分类,工业项目143项,占50.4%;农业项目30项,占10.6%;第三产业项目20项,占7%;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1项,占3没有人天生就当行政首长2%。按投资规模分类,10亿元以上项目25个,占8.8%;5亿元—10亿元项目28个,占9.9%;1亿元—5亿元项目105个,占37%;1亿元以下项目126个,占44.3%。全市确定的95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973亿元,开工率达83%。 工业项目建设快马加鞭。重点实施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及新材料产业项目有:金川集团公司30万吨铜材项目,总投资6.7亿元,完成投资2.45亿元,主厂房已完工,今年年底建成,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成为西北最大的铜杆铜线生产基地。金属镍深加工项目,是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5.1亿元,由宇恒镍公司和扬帆飞翔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建设年产600万只圆筒印花镍生产线。目前,一期150万只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二期250万只生产线年底建成投产,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三期200万只生产线明年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产值8亿元,利税1.2亿元,镍生产规模将占到全国的75%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镍生产基地。金昌恒安电子工业园项目,由金昌恒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与上海技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总投资11.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单晶铜键合引线62亿米、微细电磁线1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20亿元,利税4.8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厂房等设施基本建成,完成投资2亿元。该项目的实施,将加快我市有色金属深加工向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金川集团公司3万吨系列铜盐项目,总投资3.4亿元,主要建设年产2万吨硫酸铜、2000吨电积铜、2000吨工业氯化铜等生产线。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200万元,2000吨电积铜已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将形成5万吨铜盐生产能力,占全国的40%以上。金昌万隆年产10万吨无机纤维材料项目,总投资5.1亿元,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5亿元,预计年底建成投产,二期2015年建成,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产值9.5亿元。金川集团公司二矿区850中段开采工程项目,总投资10.8亿元,设计年出矿220万吨,累计完成投资9.8亿元。项目建成后,二矿区年出矿量将达到450万吨,占到金川镍矿总出矿量的50%以上,为镍金属的持续稳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随着30万吨铜材、600万只圆筒印花镍等项目的陆续建成,全市有色金属深加工能力达到56万吨,占有色金属产能的58.3%,其中镍深加工占镍金属产能的32%;铜深加工占铜金属产能的63%。 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项目突飞猛进。全市共取得风光电开发指标300万千瓦,共有24家企业50个风光电项目落地,总投资320亿元,已完成投资96亿元。光伏发电并57万千瓦,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金川集团公司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27.9亿元,是目前全国建成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场,年发电量2.9亿千瓦时。金昌振新西坡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12.4亿元,采用国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轴自适应跟踪发电技术,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发电量高于同规模固定式发电站20%以上。金昌艾力克300兆瓦光伏发电组件项目,总投资1.2亿元,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正在进行设备采购,计划2014年建成投产。江苏振发新能源光伏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现已开工建设。甘肃电投金昌发电公司2×330MW热电联产工程11月单台机组投入使用。 化工循环产业不断壮大,开工实施的重点项目有:金川集团公司4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总投资16.6亿元,已完成投资10.7亿元,预计2014年底建成,届时全市烧碱生产规模将达到45万吨。由金川集团公司和金泥集团公司相互参股、共同建设的30万吨PVC项目,总投资19.2亿元,是40万吨离子膜烧碱的上下游产业补链项目,主体工程进展顺利,计划2014年建成,项目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3.2亿元,全市PVC、烧碱产能将实现翻番。金泥集团16万吨干法乙炔项目,总投资3.5亿元,是30万吨PVC的配套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主机设备已定购,2014年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8000万元。金雅德公司年产15万吨浓硝酸和青海物产集团公司年产20万吨硝铵项目,总投资5.2亿元,是在引进建成300万吨捣固焦、20万吨合成氨、60万吨电石等一批化工循环产业项目的基础上,实施的又一煤化工产业链延伸项目,目前主要生产车间及储罐基础等设施正在施工,完成投资1.58亿元,2014年达到试车条件。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2.6亿元。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重点实施了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永昌清河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总投资7.3亿元,是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面积6万亩,辐射区面积24万亩。目前,三洋金源农牧公司等1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6个万只羊场入驻园区,完成投资1.6亿元,计划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金川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总投资3.4亿元,占地面积1万亩,辐射面积5万亩。园区内现有农副产品收购加工企业25家,完成投资1.1亿元。园区建成后,预计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4亿元。金川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总投资4.6亿元,占地面积1万亩。目前陇原中天万只羊场、甘肃金源牧业5000头肉牛场、裕泰千头牛场、南洋公司10万只蛋鸡场等一批标准化养殖场已经建成投入生产,完成投资1.8亿元。 在文化旅游方面,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投资10.8亿元,组织实施了金昌大剧院、市传媒中心、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及城市规划展览馆等14个重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络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实施文化旅游项目。永昌骊文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确定的15个重点产业园项目之一,主要由骊城、华夏骊影视城、罗马景观大道等子项目组成,目前已完成投资5.5亿元,预计2018年全部建成。金昌华轩欢乐谷及甘肃金水湾国际青少年夏令营项目,总投资6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 加快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龙首新区开发项目,规划面积7.32平方公里,致力打造集教育、文化、商务和居住为一体的现代新区。已规划建设项目20项,总投资45亿元。市人民医院迁建、金川区“三馆”、龙首湖公园等项目开工建设。金水新区开发项目,规划面积2.14平方公里,已完成投资近10亿元。八冶科技大厦、金昌商会大厦、大漠金酒店基本建成,金昌海关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公楼主体封顶,金昌开发区科技孵化及检测中心正在加快建设。 甘肃金昌职业教育城项目,规划面积715亩,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总投资8.7亿元,由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和市理工中专两部分组成,致力打造全省十个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之一。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10年建成并开始招生,目前在校人数达到3349人;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5.3亿元。整体工程2015年建成,届时招生规模将达到1万人。 金武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总投资31.3亿元,年底建成通车;金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总投资30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投资5.6亿元的北京路大市场紫晶广场主体封顶,已完成投资1.2亿元。投资2亿元的金三角市场改造项目已建成投用,市区三大主街道衔景风貌改造项目顺利推进,投资5亿元的盘旋路商业综合体项目已开工建设。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围绕发展战略谋项目。按照省上确保到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万亿元的总目标,市上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30%以上,确保到2016年实现550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建立了“3341”工程项目库,前三季度共谋划储备500万元以上项目421个,概算总投资1106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202项,列入省级项目库53项,列入市级项目库92项。围绕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经济战略平台,争取实施了110万吨铜渣再选、白烟灰综合利用等12个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着提高。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战略平台,谋划实施了骊文化产业园、金昌文化街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围绕全省打造国家生态屏障生态战略平台,组织实施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依托产业优势抓项目。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成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循环经济基地发展规划、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等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依托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加快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重点引进实施了金属粉末、高纯金属、金属盐类、键合引线、金属表面处理等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新材料项目,有色金属产业链不断延伸。依托丰富的化工产品,实施了3万吨三氯乙烯、80万吨电石等一批化工循环项目,硫、磷、氯碱、煤、氟五大化工初具规模。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加快建设全省新能源发展及应用示范区,实施了一批新能源及装备制造项目,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规划已报国家能源局待批,预计年底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00万千瓦,在全省率先建成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 强化招商措施引项目。市委、市政府采取“六位一体”的工作措施,即分解招商目标任务、保障招商工作经费、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确定重点招商领域、完善招商优惠政策、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千亿元”大招商活动,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10个,总投资1736亿元;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08项,到位资金142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新建项目195项,到位资金67.2亿元,同比增长81.6%。第十八届兰洽会签约项目落地率85.7%,资金到位率43.3%;第十九届兰洽会签约项目落地率50%,资金到位率10%。结合实施“效能风暴”行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启用,相关部门全部开设服务窗口,全面推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办事效率显着提高。 创新工作机制促项目。市委、市政府坚持用项目衡量业绩,以项目评价干部,修订完善了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包抓、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政府目标书管理、推进工业跨越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六大考核机制,成立了项目落地办公室,建立了招商引资项目联络员制度,积极推行“三三制”工作方法,即全年工作日三分之一时间争取和引进项目资金,三分之一时间处理日常事务,三分之一时间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形成了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项目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了各方面抓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结经验寻找差距 再接再厉奋发有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金昌市委、市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在项目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少、文化产业项目少;二是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少,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影响,项目融资难度大,企业投资信心不足,致使部分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将以这次重大项目观摩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资源加工基地、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我省向西开放开发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挖掘资源优势,加快工业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五个千万工程”:一是千万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处理加工工程。重点建设龙首矿硫化铜贫矿资源大规模高效开发、金川集团公司10万吨铜板带、1万吨铜铁复合粉体材料、钛及钛合金材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同时启动实施烟台台海集团50万吨特种合金材料项目。二是千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程。重点加强与北京神雾集团公司的战略合作,建设200万吨冶炼炉渣还原提铁项目,利用神雾集团自主转底炉直接还原技术,对镍冶炼废渣、铜冶炼炉渣、选矿渣进行综合利用。三是千万吨化工基地建设工程。加快建设河西堡化工循环产业园、硫磷化工产业园、铅酸电池产业园、氟化工产业园,重点实施中核钛白公司10万吨钛白粉、西藏城投公司1万吨碳酸锂提纯、金盛能源公司8万吨液化甲烷等一批重点化工项目。四是千万吨煤炭资源深加工工程。启动实施金川集团公司2000万吨褐煤分质利用、韩国OCI集团公司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等项目,加快实施内蒙古太西煤煤炭物流中心项目,近期规模达到3000万吨、远期规模达到5000万吨。五是千万千瓦级风光电资源开发工程。加快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建设,力争年内风光电装机规模达到100万千瓦以上,“十二五”末达到500万千瓦赚够了就跑,2020年达到1000万千瓦。启动实施金川集团公司6×35万千瓦自备发电机组、甘电投金昌发电公司2×66万千瓦发电机组及2×100兆瓦光煤互补项目,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抢抓政策机遇,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抓好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的同时,加快金阿高速公路建设,启动实施金山高速公路、金昌至红沙岗一级公路、兰州至张掖新增三四线金昌段(城际铁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坚持统筹发展,加快农业生态项目建设。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施“引大济西”工程、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河西走廊高效节水农业示范、甘肃农垦万头牛场、居家乳业万头奶牛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一批重大农业生态项目。 打造特色品牌,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在抓好骊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快实施三角城遗址保护开发、红西路军革命烈士遗迹陈列馆、金昌文化街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着力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节点。





延安治白癜风
儿童健脾胃的药
温州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