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有点乱评价指标纠偏
2020-08-07 08:08:26 双城汽车网
您现在的位置: 智慧城市建设有点“乱” 评价指标纠偏 物联中国
日期: 10:14:00来源:物联中国 点击:502次 核心提示:近期,国家部委联合发布了首份国家级层面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对此前一些地方大干快上,一味追求硬件建设高大上等做法予以纠偏。评价指 近期,国家部委联合发布了首份国家级层面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对此前一些地方 大干快上 ,一味追求硬件建设 高大上 等做法予以纠偏。评价指标改变了以往一些地方建设智慧城市重硬件的导向,超一半的评价内容围绕惠民服务、市民体验。
智慧城市 是真是假?
三部委首次联合组织评价
智慧城市 的概念是在2010年前后进入中国的。
公开数据显示,到2014年底全国至少有400多个城市试点智慧城市,在今年初的博鳌论坛年会上,住建部前副部长仇保兴也指出:过去一段时间不少地方走错了路,发展的是 假的智慧城市 。
了解到,针对这一现状,11月22日国家发改委、中央信办和国家标准委共同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 务实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通知》,明确今年将首次组织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
昨天,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就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召开专家座谈会。
据介绍,在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的设计中,不再单纯考量平台、硬件建设,而是重点突出信息化技术在城市应用效果、民众感受的评估,有超过一半的评价内容是围绕惠民服务、市民体验进行的。
其中,通过发布调查问卷请市民为智慧城市建设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性进行打分,是在近年智慧城市评价中首创的做法。
这一导向得到多位专家的认可。 建设智慧城市重点解决 个问题:民生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城市病提前到来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说,建设智慧城市如果离开了 人 的体验,就是 为了信息化而建设信息化 。
智慧城市 建设乱在哪儿?
光看硬件不看效果
在昨天的座谈会上,多位与会专家和业内人士也谈到此前 智慧城市 建设中的问题和乱象。
过去几年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做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平台的工作,也有很多探索和创新。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谈道,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一些地方各自对 智慧城市 有着不同的理解,结果 打乱仗 ,有的地方过分注重硬件投入,甚至超出地方财政承受范围,较少考虑投入后群众的感受。同时片面追求 高大上 ,对一些好的经验也不够重视。
湖南省一个地级市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人员也坦言,以硬件投入来评价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导向,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府并没有这样的财政实力。
有的公司专门打着智慧城市的概念,找地方政府、领导汇报,签约剪彩之后,项目就没有下文了,老百姓根本没有感觉。 上述人士说。
此外,在大部分地市,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处于 多龙治水 的状态, 各部门只跟着部委办局走,最后市县层面建立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是乱的 。在他看来,部委联合发布统一的评价指标,相当于确定了一个统一的 指挥棒 ,让地方更明晰地看到 真的智慧城市 的发展目标和手段,纠正以往的问题和偏差。
据了解,在此次部委联合组织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后,也将挑选出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给予政策支持、推动经验的分享。
综合昨日座谈会上专家的建议,接下来也将对评价指标进一步作出完善,以符合地区差异性、提升引导性。
小孩腹胀不爱吃饭贵港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好宝宝积食厌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