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车险

行业石首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

2020-08-31 20:26:13  双城汽车网

石首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

1建设项目概况根据2016年8月24日石首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的相关要求,石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拟投资4000万元在石首市张城垸废弃砖瓦厂建设石首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本项目作为临时性工程,日均处理垃圾量200t/d,填埋场有效库容34万m3,设计使用期限为4年。待石首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后,本项目停止进行垃圾填埋,并将本垃圾填埋场的垃圾运送至石首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工程总用地面积约85337 m2,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环保投资1367.49万元,占总投资的34.19%。2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2.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石首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属于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鼓励类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2规划符合性分析《石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对石首市环卫设施布局的规划为:在南口无害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厂边新建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座;同时启动张城垸外堤垃圾处理场封场工程。今后提高现有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使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与城市垃圾产生量匹配。本项目作为过渡期间临时工程,建设完善的防渗系统及渗滤液处理设施,同时本项目渗滤液处理站接收张城垸外垃圾填埋场(老垃圾填埋场场)渗滤液进行处理,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石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及《石首市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根据石首市国土资源局出具的《张城垸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用地预审意见》,本项目位于石首市笔架山办事处张城垸社区,依据《石首市总体规划(2014~2030)》,该地块用地性质为公用设施用地。根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公共设施用地的定义是指用于城乡基础设施的用地,包括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信、消防、环卫、公用设施维修等用地。本项目为垃圾卫生填埋场,用于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为环卫设施用地,因此本项目土地利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3.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可知,3#监测点位(项目场区中心)H2S监测结果占标率为100%,正好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的二级标准,可能是由于监测采样时,本项目已经开始进行填埋作业;其他监测点位各监测因子中,SO2、NO2、PM10、PM2.5、TSP监测结果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的二级标准; NH3、H2S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二级标准;甲硫醇满足《居住区大气中甲硫醇卫生标准》(GB)中标准要求。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显示,长江(石首段)水体1#及2#监测断面各项监测因子监测值均能满足GB 中Ⅲ类水域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要求,3#~6#监测断面各项监测因子监测值均能满足GB 中Ⅱ类水域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要求,说明长江(石首段)水环境质量能够满足其规划的水体功能。3.3声环境质量现状该区域的环境噪声昼间和夜间的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3.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现状监测结果中超标因子为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硬度、氟化物、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该地区地下水类型为长江一级阶地孔隙承压水,含水层本身含铁锰质,区域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较高,受区域地质背景影响,监测点中铁、锰含量偏高,尤其是锰含量较高。本项目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硬度、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主要受上游老垃圾填埋场、临时堆场和工业区的影响。3.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区域内的土壤环境现状质量较好,根据计算的Pi值均小于1,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中的二级标准。总体而言,评价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较好。4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建设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建项目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本项目工程建设已经完成,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已结束,因此本报告对施工期环境影响不作分析。5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5.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预测结果可知,评价区域内H2S最大小时落地浓度贡献值为0.00855mg/m3,叠加环境现状值后占标率为85.53%,符合标准;各关心点处H2S小时浓度叠加背景值后均能满足标准要求,但叠加背景值后最大占标率为81.3%,接近标准要求。评价区域内NH3最大小时落地浓度贡献值为0.03581mg/m3,叠加环境现状值后占标率为52.91%,符合标准;各关心点处NH3小时浓度叠加背景值后最大占标率为81.3%,能够满足标准要求。评价区域内甲硫醇最大小时落地浓度贡献值为0.00037mg/m3,叠加环境现状值后占标率为53.45%,符合标准;各关心点处的甲硫醇小时浓度叠加背景值后浓度最大占标率为44.99%,能够满足标准要求。本项目恶臭污染物卫生防护距离定为填埋区外围500m。5.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通过预测结果表明:由于本项目运营期废水排放量相对长江而言较小,废水正常排放状况对长江纳污水域的影响很小,正常排放时,COD、氨氮浓度基本不发生变化,计算结果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事故排放时,COD增加值最高为0.232mg/L,氨氮增加值最高为0.0348mg/L,未出现超标现象,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由此可知,项目废水的事故排放对长江纳污水域影响较小。为了更好的保护长江水质,项目仍要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坚决杜绝事故排放和直接排放。5.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预测结果显示,非正常状况下,在项目服务年限内,污染物影响距离随时间增加而增大,最大迁移距离为938m,未到达长江;事故情景下,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增加而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及迁移距离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最大迁移距离为739m,未到达长江。模拟结果显示,非正常状况下和事故情景下超标污染晕虽未到达长江,但仍需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和制定完善的跟踪监测系统,最大程度上减小污染物对周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5.4声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果表明,场址声环境状况较好,由于处理场的运行,场界噪声值有所升高,但各测点均能满足GB《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Ⅱ类标准要求。5.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渗滤液处理产生的污泥均属于在一定时间内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固体废物,这类废物其组成在达到稳定化之前会产生含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质渗滤液,并释放出H2S、NH3等致恶臭气体,处置不当,将对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空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全场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运至库区填埋处理,经妥善处理后对周边环境无影响。5.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对陆生生物的影响:(1)由于填埋机械噪声和工作人员的活动会改变原本静谧的农田环境,对部分陆生生物的生活造成干扰;(2)工程冬季取土的时候,可能对取土范围内冬眠动物造成影响。(3)填埋场大量苍蝇、蛆及鼠等害虫的活动,潜伏疾病传播的危险,影响附近人群及动物的健康。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垃圾填埋场对土壤的主要影响是在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雨水渗透淋溶作用对填埋场附近土壤产生有毒有害影响和垃圾中的纸屑扬尘会对附近土壤产生影响。垃圾在填埋作业过程中,垃圾对土壤的影响取决于风力大小、垃圾类别及填埋方式,风力越大,垃圾中纸屑煤灰含量越多,对附近土壤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也越大。在垃圾填埋作业过程中,垃圾由于淋溶作用产生的渗滤液会对填埋场周围土壤造成影响。6污染防治措施评价6.1大气污染防措施(1)甲烷气体的控制措施为了防止废气在填埋体内蓄积,引起爆炸,在填埋场中每隔一定距离(20m~30m)设一个导气石笼,以导排产生的气体,石笼可随垃圾填埋高度不断加高。在导气石笼排气口设置自动燃烧装置,当导气石笼的甲烷浓度超过5%时,自动点火燃烧甲烷气体,防止可燃气体的积累,引起火灾或爆炸。(2)NH3和H2S恶臭气体的控制措施为了减少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要求采取如下措施:① 严格按照垃圾填埋工艺填埋垃圾,分层压实,每层堆填高度2.5米,并及时覆土,并在四周设置绿化隔离带你打算怎么过?哥们《黑暗之光》七夕活动给力来袭,基本可行。② 在垃圾填埋场隔20~30米设一个导气石笼,设置高度高出垃圾填埋场填埋面2m。③ 调节池采用预制板结构密封,降低恶臭排放量。④ 在污水处理站周围布置高大灌木、常绿阔叶乔木及对臭味吸收能力强的树种组成绿篱,如夹竹桃等。场界四周种植抗污染能力较强的乔木,如苦楝、女贞等,并撒播狗牙根草籽,吸收阻隔臭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6.2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两级DTRO工艺处理,设计处理规模100m3/d,经处理后的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均能满足(GB)《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中相关标准要求,处理达标后的废水排放至楚天大道市政管。6.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垃圾库底、渗滤液调节池采用水平防渗,正常情况下,渗滤液不会对周边土壤及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若发生事故,渗滤液不能达标排放或防渗层破裂时,渗滤液将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渗措施水被叶轮抛向四周,在日常运行中加强监测、管理,防止防渗层破损,确保渗滤液不会下渗,对地下水水质产生不利影响。6.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水泵、风机等高噪设备,采取隔音罩、消声器及墙体进行降噪,控制厂界噪声达标,并满足安全卫生防护要求。选择合适的垃圾运输路线,尽量避开居民区。不可避免时应避开休息时间,以减少汽车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水泵房、风机房等均按隔声要求设计、建造,需设隔声门、隔声窗,下部采用密闭式设计。对水泵及电机等产噪设备应采取基础隔振处理,进出口应安装可曲挠半软性接头,以满足隔振、减振以及作为各向位移补偿的要求,泵体安装高阻尼粘弹性垫圈。6.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全场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产生可就近纳入填埋区填埋处理。渗滤液处理站产生的污泥,运至填埋场填埋处理。经妥善处理后对周边环境无影响。7环境风险分析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工程设计实施方案综合分析,本评价认为,在工程按照规范建设,填埋作业按规范运行情况下,本项目填埋场的不会对该区域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但在施工质量出现问题、防渗层受到破坏,以及遭遇极端强降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本项目填埋场还是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需要项目管理方从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做好环境风险防护工作。8总量控制项目建成后,排放的含有COD、氨氮污染的废水主要为渗滤液、工作人员生活污水、洗车废水,废水经污水处理站两级DTRO工艺处理达到(GB)《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表2中相关标准限值经楚源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有排污口排入长江。总量控制指标为COD1.643t/a,氨氮0.5t/a。9公众参与调查通过对公众参与调查意见的分析,公众均比较关心垃圾场的建设,特别是垃圾桶运行期的恶臭气体、填埋场卫生状况、渗滤液处置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基本都认为只要认真落实好各项环保治理措施,保证污染物的达标排放,使周围的环境达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同意该工程的建设,不少被调查者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要求,希望建设单位会同环评中提出的治理措施和建议具体落实,将新建工程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10环境可行性综合结论项目选址过程,已充分考虑项目西侧100m处的老垃圾填埋场遗留的环境问题;项目拟建的100t/d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已预留约30t/h富余处理能力用于现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经初步估算,该方案的设施可减少老垃圾填埋COD排放量为104.03t/a、氨氮排放量为15.93t/a,具有明显的环境正效益。为避免洪水对垃圾填埋场正常作业的干扰及其带来的对长江水质和防洪等影响,项目江段防护大堤已临时实施向北(靠长江方向)改道,改道后项目场地可“视为”位于防护大堤外侧(背江一侧);对行洪、通航的影响满足相关规定要求。本江段近30年最高洪水位为40.94m(98年),低于长江大堤42米的堤顶标高,正常情况下长江洪水越堤的可能性极低;同时项目也采取了垃圾渗滤液收集池封闭设计、特大洪水时段填埋场表面事先黏土和防渗膜覆盖压实、垃圾渗滤液即时转移等环境风险防范应急措施,该措施的落实,能降低环境风险带来的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已设置了以HDPE 膜为主防渗材料和20厘米厚压实黏土保护层的防渗系统、沼气收集排放和垃圾渗滤液导排处置系统,已设置了雨水和地下水导排系统等环境保护措施和后续的环境跟踪监测计划,上述措施的落实,可大幅度降低临时垃圾填埋场运行过程带来的环境影响。综上所述,项目在建成运行以后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废气、污水、噪声、固体废物污染和环境风险影响,在上述环境保护和环境风险应急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实施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风险可控、环境防护距离内居民得到完全拆迁的前提下,按既定规模、服务年限建设该临时工程,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可接受。11调查目的及联系方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现进行项目第二次公示,您若对项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直接与石首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建设单位)或安徽通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评价单位)联系。建设单位:石首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联系人:邹科长联系:地址:石首市界山口街34号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安徽通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杨工联系:邮箱:@地址:安徽省宿州市淮河西路88号市环保局四楼石首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2018年3月27日

莆田白癜风医院哪个较好
脚上有灰指甲怎么才能解除
商洛白癜风治疗医院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