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车险

又到小麦成熟季覆盖

2021-10-30 07:00:59  双城汽车网

故意刁难让我们很为难 又到小麦成熟季。6月的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上遥镇的数千亩金色小麦蔚为壮观。这里日前举办了黎城县第二届小麦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重温割麦、打捆、碾麦等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无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还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无论卖书买农具,作业岂辞劳的归隐之乐,还是一亩田无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里的心酸,千百年来农耕文明已融入每个中国人的灵魂和血脉,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记忆和忘不掉的乡愁。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揆诸现实,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传统农耕文明受到一定的冲击,许多地区村庄空心化和三留守问题也日益突显。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农具已经失去用途,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稼穑之事已经与现代人产生了距离。这是文明的进步,也是农业发展的必要过程,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变迁之中,农耕文明的魂变得越来越稀薄。

无论对于中华民族的文脉传承,还是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在当代都具有重要意义。众多游客到上遥镇参与小麦文化节,不仅能勾起儿时与农字相关的许多回忆,体验到劳动的艰辛,进一步认同了粮食的价值,也是打捞乡愁的一个路径,更对当地的农业特色发展大有裨益,取得了多赢的效果。

让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和风采,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丰厚的精神文化滋养,是时代的宏大命题。2018年,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助于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对推动传统农耕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点。

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举办到各地农业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从接地气的乡村游到小麦文化节的红红火火,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多元的文化价值。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让农耕文明留得住、传下去,使泥土里酝酿的独有文化焕发新的魅力,需要全社会进一步深化对农耕文明更大的价值认同,并付诸于实践之中。

吃避孕药的最佳时间
西宁治疗子宫内膜炎多少钱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要吃什么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