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

三大破产中国车市果真因祸得福了

2020-02-02 00:52:34  双城汽车网

“三大”破产 中国车市果真“因祸得福”了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了困境,当金融危机演变成经济危机的时候,汽车业总是首先受到冲击,而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其汽车业更是“愁云惨淡”。当你浏览美国各大主流汽车媒体网站时会发现,关于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面临绝境的报道和讨论比比皆是。

  11月20日,国际权威评级机构美国晨星集团发出警告,通用和福特汽车公司的股票价格已连续52周“跳水”。   11月13日,国际知名投行高盛集团停止对通用汽车公司进行评级,并表示后者至少需要220亿美元联邦政府的援助,而克莱斯勒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将很难存活。

  种种迹象表明,“三大”似乎距离破产仅仅一步之遥。“三大”公司自言,如果没有援助资金注入,今年年底他们就会破产。

  于是,国内不少媒体分析:发达的汽车信贷催生了美国本土巨大的汽车市场,也成就其世界汽车工业霸主地位,然而,因金融危机带来的信贷紧缩给美国等以贷款消费为主要手段的汽车市场沉重打击。众所周知:国内的汽车消费绝大多数以一次性消费为主,美国人的汽车消费则主要要依赖其发达的信贷环境。通过分期付款购车在美国是很普遍的。根据200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国内汽车金融市场渗透率(汽车消费贷款额占汽车销售额比例)仅为6.6%~7.0%。而在欧美日等汽车工业发展相对成熟国家,这一数字高达60%~80%。那么,汽车金融的滞后带给中国的便是金融危机下的“因祸得福”,咋一听来,媒体的分析看似有理,但冷静过后认真分析,该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

  笔者认为,汽车金融的滞后,不但未能带给中国车市“福音”,而且是中国汽车市场长期落后世界的“祸首”之一,我们万万不可因为此次金融危机,便“因噎废食”,对汽车金融加以百般诟病,放弃发展汽车金融的宝贵机会,主要理由有下:

  1、促进销售

  汽车金融业务的开展会促进汽车销售,这是毫无疑问的。汽车销售中两大核心问题就是产品问题和资金问题。汽车金融体系完善后,可以向经销商提供购车、建设展厅等多种用途的贷款,可以向购车人提供车贷,无疑是解决汽车销售中资金链问题的强力“润滑剂”。

  2、加快融资

  由于汽车产品属于高额商品,经销商需要较大资本运营能力及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通过汽车金融给经销商提供进货及营运融资,可以缓解经销商资金压力,增加其营销积极性。

  3、中美消费特征差异

  美国政府大量发行公债、放宽借贷、对油价高涨爱理不理的态度等,都为这个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埋下了伏笔。这种态度也可以在美国普通人身上看到,美式消费主要特征是没有节制和不擅理财。我国消费者特征可以概括为:消费者的储蓄倾向、持币待购倾向的强化以及理性消费观念的加强。有这么大批的慎重理性消费者的存在,足以抵御虚拟经济泡沫带来的风险。

  基于以上因素,即使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渗透率达到成熟市场的60%—80%,中国车市也依然不会被国外的金融风暴拖垮,更不会上演企业破产倒闭的悲剧。汽车金融的滞后恰巧告诉中国车市在车贷市场上大有可为。可喜的是,即使在金融风暴的不良背景下,依然涌现出一批“有识之士”,一汽大众在去年建立了衍生服务平台,加强了开拓市场的脚步,以“金融引擎“为口号的衍生服务平台,涵盖了贷款购车、汽车保险、汽车租赁等范畴,消费者只需在一汽大众的各大经销店内,就能够像在汽车金融超市似的,一站式享受到与汽车金融有关的各类服务。通过个性化金融产品的不断推出,让消费者确实得到了专业的、可靠的金融服务,也为国内整个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为了不断适应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近期又开展了“车贷399”活动在全国铺开,两年期3.99%低利率优惠政策;买一汽大众速腾、迈腾和宝来,首付30%起,更能享受厂家五年期的贴息……近期各种贷款买车优惠信息纷纷出台,让想放弃买车者又“蠢蠢欲动”。    汽车企业越来越多的结合自身特点开发出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使得汽车金融产品正变得越来越灵活、成熟,从而在车市冷清之时为销售注入了活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危机让国内汽车厂商和金融机构认识到自身与世界的差距,并奋勇直追,未尝不是件好事。一汽大众的“金融引擎”,能否有效推动一汽大众和中国的汽车金融市场快速向前发展,将成为企业很行业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关注的焦点。

斑块脱落
北京十佳牛皮癣医院
酒泉妇科医院咋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