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

甲午海战与中国第一批艺术留学生

2020-08-04 13:08:57  双城汽车网

“甲午海战”与中国第一批艺术留学生

2014年2月21日,曹庆晖教授在北京新保利大厦带我们一起回顾中国油画的四百年。一个半世纪前,西方文明强力撞开中国的大门。表面上看,中国社会的全面融合西方文明是这150年间的大势所趋;但当西方文明的灌入到达一个饱和点之后 即中国社会完全掌握西方文明要点之后 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新一轮的中华文化同化异质文化、创造属于自己时代辉煌的鼎新过程,已经显出端倪。中国油画,就是中华文化开始同化西方文化的杰出代表。 所谓 洋画运动 中国有一个很早的留学生程抱一他是留学日本的,他在42年写了一篇文章就叫《洋画运动过程略记》,在这篇文章当中他就写洋画运动的产生是一个时代演进的自然发生的过程,当然这里边也跟艺术家的兴趣和兴味有关系,三十年以前大概就是民初洋画作风你会觉得标新立异,但是整个经过这三十年以后在现代中国的文化过程中洋画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现象,很被普遍性地接受。 洋画运动 ,我们刚才说了欧洲的油画、绘画通过各样的途径来传播、传入,我们刚才说到传教士、说到宫廷、说到外销画,还有途径,比如说欧洲、俄罗斯,俄罗斯 十月革命 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在东北和俄罗斯边境也送来了大批白俄,越过西伯利亚他们就离开苏维埃国度进入到中国,这里边有大量的艺术侨民,这些人活动在哈尔滨,活动在上海,有他们自己的圈子,这也是一个蛮有意思的地方,也有这样的途径。这种途径非常多。但是 洋画运动 本身这件事情和中国在十九世纪以来开始受殖民列强的瓜分,这种侵略有直接的关系,在瓜分和侵略当中我们睁开眼睛看世界,我们觉得技不如人,我们开始师夷之长以治夷,这样的话艺术本身也有留学生开始最早到出国去学习人家的长处,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个主动的过程是从十九世纪末特别是甲午海战以后开始的,中国近百年虽然遭受了历次重大的挫折,但是真真正正让中国人感觉到是一种痛处的是 甲午海战 ,因为 甲午海战 一夜之间就把北洋水师费了多少年精力,而且北洋水师可不是愚难之辈,他的军力在当时的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六,不应该是被日本人打成那么惨,但就是因为这个事情《公车上书》,举子不干了,说白了知识分子不干了,那个时候对这个更有一种刺激。所以说很多人开始去日本,去欧洲,到日本,因为他路近、费省、文同、方便。去日本的人多,到欧洲在 五四新文化运动 勤工俭学到欧洲的人多。 当时像林风眠、周恩来这些人都是乘坐乐朋号到的法国。从上海起锚到马赛,中间航行天。这些人到了他们的理想国,到底有多少留学生在欧洲和日本,这个数字中国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统计。大家可以看阮荣春和胡光华他们有一本《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以前他们叫《民国美术史》后面有一个附录,附录里边列了一个表,这个表也不是一个高度精密和准确的一个表,你可以拿来做参考。

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怎么调理好
宝宝积食推拿
小儿厌食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