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上月凉的诗歌br诗者
2020-04-03 06:52:15 双城汽车网
[簪上月凉的诗歌]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好的诗歌,就像是在领略一场精神的瑜珈。这是需要安静沉淀,才能恪守心灵的圣地和文学的城堡。有人说,一介的心中有两座岛屿:月亮簪和月亮篆。一枚是爱,一枚是血……
——记先锋诗人一介
一介的诗歌,纯粹干净柔软得不忍淬读。与其说他的诗,不如说说他的短句。
如今盛行的诗歌,有很多恨不能步了散文的韵尘。似乎唯有长篇巨幅,方能将一件看似无意的事物约莫琢磨出那么一点美的意蕴。而仅有的一点诗意,却早已在那些陈辞滥调的铺排里消失若默。看多了这样奢华的绮丽,是会让人产生视觉及精神上的疲惫的。更别说,还能期许从中品出那么一丁点触动人心弦的东西。
是以一介的诗歌,让人眼前一亮。有惊艳的感觉,似乎又不尽然。就像在孤独漫长的荒旅中,满眼都是疯长的寂寥与枯涩,满心都是莫名地凄清与惶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朝向哪里,何处才是归途。突然地,就与一枚弯月的眼睛不期而遇。那是何等地惊喜和庆幸,还有这样的风景与自己同路,也就终究不至于负了这一场长途的跋涉和光阴的踟蹰。
于是,心花就那样微微地开了,开在流水一样的断崖之上。开成一弦带泪的月光,开成一介安静清凉的诗笺。
檐瓦,门廊,青石街道静得,能听见古老的马蹄声,嘚嘚,复嘚嘚。那棵树上都是,时间的笔画……开篇几句,寥寥两三语,再简短朴素不过的几笔勾勒,却丝毫也不影响画感画质的清晰与古朴凝重的意韵。于是,这一方《古居》便在黑白光影在映照下,静静凹陷浮凸,把记忆的天空,一点点染成了苍茫透凉之色。眼光似乎就穿越了时空,跟随落满青苔和暗痕的青石板,拾级而上,向着时光更深处漫溯。
古老的城墙和岁月,在这些高低起伏纵横交错的罅隙里,生长出一丛丛葳蕤的脚印和一脉脉远去的呼吸。饱历千古烟云的侵蚀和尘世濯洗的青砖黛瓦,不显山不露水,依旧站得笔直而深沉。风雨漂泊的门楣和勾角斗拱的飞檐上,每一处斑驳都是一个光阴的遗址,每一处剥落的隐疾都是尘世最深重的镂刻。而这深巷绵延成的静寂中,是哪个朝代的炊烟打马而过,嘚嘚之声惊起了轻若絮语的故事和曾经缱绻如水的光阴?
一首诗才读到这里,不知觉间已经落入了诗者精心折叠起来的清卷水墨,似乎还意犹未尽。什么是好诗,再毋庸置疑。是的,写诗容易,随便把句子断开另起一行,也许就是所谓的诗。但要写好,却不容易。如一介这般,将一首诗写得如此融情入境又活色生香,那样的 和穿透力,该是怎样沉重的内涵和生命的质感才能抵达?
但《古居》的意蕴远不止如此。一介誓要剖开古居的重门,重温当年康桥雨巷的城南旧事,与梦里层楼揉为一体。“我看见一个她,次第捻开了一副折扇,还有一袭青衫。刚刚,迈进了风雨的门槛……”笔锋过处,画面流转,是多少年前的场景?经历过什么样的风雨坎途?隐隐的青衫是她几世的牵盼和怨恋?捻开的折扇掩去了桃花还是牡丹的绝世容颜?凝眸的瞬间,似乎还有隔墙的秋千遥送。当你还兀自在这端暗暗沉吟揣度时,一介已经翻遍了古居千百年来所感知所遭遇所经历的一切,然后,以洞悉世事和洞穿沧桑的“一声清凉咳嗽,从斑驳的那头,隐约传来……”将所有的视线和心绪拉回。思绪倏忽止于此,而那一方古居,依稀立于时光的栈桥上,暮然回首,仿若两重天。
诗歌是心灵的雕塑。一介呢?似乎是用诗在篆刻自己的人生。他的诗,就是一脉脉缓缓流淌的心音,是一种独特而深沉的内敛的含蓄的气质。站在诗歌的土地上,他就是那个君临天下的王,天地万物匍匐在他脚下,等着他诗意的笔端一一临幸,在白天或是黑夜。他略带忧郁的目光看向月亮,一千年不老的模样儿便掉进水里,含羞或是盈满,俯首或是仰望,都是静且幽凉的禅,仅止于秋水的呼吸。
一介的诗,清新纯朴得如同原野上的晨风,带着泥土和落花的气息。这个为月光簪上一弯微凉的男子,常常静坐于心湖的水面,清瘦的思绪,弄皱了光阴深处的桃花或是菊瓣。他会用青草编一个巢,把声音捧回家。他的往事,躲在暮色四合的一朵花里,慢慢洇开掌心的波涛和眉弯的潮汐,然后,凝你一笑。他的诗,坐定在漫肩的黄昏里,在一些青翠或是清朗的音阶里入出。那份隽永悠长的感觉,一旦袭上人衣,便很难抖落,如同花香弄影,月满天心。
他的诗,从来都是笔走随行,拒绝夸张和奢华的意象。然后越写越短,越写越含蓄,越写越精悍。似乎怜惜笔墨如此,竟不舍得多出哪怕一字来玷污原本细碎的美好。如“静悄悄的红,一步,又一步,就踩着人心了呢”,看得人心底莫名就泛起了柔软和温情。然后就长出一截路和几级阶,还有沾满花香的微尘,都在窸窸窣窣的碎步声里,渐渐还原出”莫非你就是那个增不得,也减不得的人儿吗?只看见了绣花鞋,就有船儿,摇来了你。”如此清灵安静的字句,却有妙韵臻远的情状呼之欲出。未见其人,水湄灵动的意蕴早已暗香盈盈。
一介的眼中和心中,一定有一个隶属于他的桃花源。那里,只有月亮在盛开,美好细碎的光亮,压住所有疼痛着或寂寞着的夜晚。而他日渐臻于成熟和饱满空灵的文字,便是一枚开启诗歌与灵魂圣殿的钥匙。
随手翻开一页《篆》,那些蜿蜒着的青铜朝代就皴裂成一个黢黑的梦境。刀一样旋转的笔画灌满月亮的液体,在几度梦回的故园溪畔,就着乡愁和炊烟镂空了一根瘦弦。于是,这个自称为一介农夫的男子,咧嘴憨厚地笑了。然后,悬腕,描眉,篆一地斑驳淌过的光阴,终于与情、境、意、蕴,完美地融为一体。
偌大的时空,唯有一枚月光,簪上诗歌的眉心。
[秉烛西窗话夜雨]
一盏烛火,摇曳了思念,可否,用一缕盈袖的暗香,在夜雨中共话另一段传奇和缠绵?
--读《夜雨寄北》
一首《夜雨寄北》尚在唇齿边婉转,便有淅淅沥沥的雨声,滴滴嗒嗒轻叩夜的窗台。仿佛心有灵犀,无需言明我此刻的心境,整个天地霎时已被潇潇雨声笼住。单是那份整齐划一的和谐和安宁,便在这夜色里滋长出一份幽远清心的诗意。更何况,此刻,还有那位唐朝大诗人正端砚泼墨,酝酿着一首千古颂传的诗词佳韵?
叮咚悦耳的雨声,穿越白天所有的世俗和喧嚣,掀起一阵细碎绵密的轻涛,在这个午夜梦回的时候,翩然而至。空气中都是微凉温润的气息,清幽静雅。恍惚中,那位大诗人凭窗而立,略带忧郁的眼光越过层层叠叠的雨帘,而思绪早已飘飞到与妻子相拥相惜的那些幸福美丽的朝夕。
只可惜,物是人非,眼前这景依旧,雨依旧,人依旧,那一份红袖添香的情怀和浪漫却不再依旧。于是诗人侧耳凝神静听这一帘花飞似梦的细雨,觉得那么遥远又那么神秘。恍若如一朵朵莹亮轻透的小花,带着飘逸灵动的诗意,悄然绽放。宁静狭小的空间,霎时因了这雨的空濛,凝聚起一脉脉寂寥清冷的温情。
于是,那些深谙的情节,那些美好的回忆,那些无边的怀想,那些刻骨铭心的暮暮朝朝,都在这一刻显得氤氲而生动起来。那些带了水湄的清新,在夜幕下铺开松墨色的琴弦,而每一颗雨滴犹如一个个跃动的音符,在天地之间,在梦与现实之间,奏响一曲无与伦比的雨之华彩流韵。
一声叹息,让诗人深陷在过去的记忆里。他踱步窗前,倚靠在夜的渡口,任思绪无边无际地漫溯和纠结。斑斓美丽的词汇在这时紧时疏的雨声中,失去了泠泠的月影和浪漫华丽的蓝调。他似乎看见,雨帘背后那一双深情伫望的眼眸,正穿透浩渺的烟色,把一盏摇曳的烛火,斜映在雕花的窗棱上,投下水湄淡紫的剪影。当他欲待伸手时,岁月的沙漏中,那无比熟悉无比清丽无比温婉的容颜却又倏忽而逝。他黯然,徒手握住那一指微凉的雨滴,辗转叹息,任自己一点点惆怅和憔悴。
当他的眼光望向无边的雨幕时,恍若见自己心爱的妻子正含笑款款而来。只是,这一切果真么?他摇摇头,却摇不去满腹的落寞和思念。他一遍遍问自己:是谁立在墨蓝的雨中,看瞬间铺涨的夏池,把一份深深的落寞和别绪化作灵动的诗意,让那些纷至沓来的文字串联成千古传颂的诗词佳韵?又是谁斜挽如云的绿鬓,靠在温暖的边缘,伴着润浸迷离的烛影,伸手打捞那些灵秀隽永的诗句,和风饮尽一盏相思的清泪?
那一季纷飞的烟雨里呵,他和她曾把一朵美丽的花儿种在彼此的心里。那些暗黑和忧伤穿过指尖,停留在碰触不到的角落和心灵深处。唯有那段深深浅浅的缘分,被他浓墨重彩书成月下花前的缱绻诗文。当他俯身捡拾昨日的断章碎片时,她却早已随风逝去,那一抹暗香却依然在最深的红尘里,对着他微笑,对着他浅唱低吟。
当婷婷的夏荷自满池飘萍的碎影里花枝轻曳,遥送盈袖的幽香,星星点点的流萤,掣起明明灭灭的灯火,在印花的窗纱外缭绕盘旋的时候,有谁还能做那个含笑静美、敛眉低首的女子,为他端砚研墨,秉烛西窗,醉里挑一脉诗香半掩雨帘,一同数看薄凉的夜色透染曾经的地老天荒?
他仿佛听见她温柔的软语,正絮絮而来:亲爱,若所有的文字和思绪被雨声隔阻,我愿为你的想象插上翅膀,托起一颗颗如瀑飞溅的玉珠,过石穿溪,攀上叠翠婆娑的藤蔓。在你落笔的瞬间,捕捉轻盈灵动的诗韵,串成一幅烟雨濛濛的水墨画卷。是的,只有她,才能打开他心中蕴藏的诗意;只有她,才能为他秉烛西窗,共一盏摇曳的烛火伴他潜心沉醉在透着墨香的世界。只是,暮然回首,她,又在哪里?
也许他的一生从此注定要飘忽不定。他不知道,漂泊的远舟何时才能在经年的守望中靠岸,羁旅天涯的脚步,何时才能伴着花开花谢的暮云归航?绿腊未干的绸帕上分明还残存着昔日横疏清浅的心语,只是那一缕弥漫的月色,竟在渐行渐远的岁月里走失,任凭那听雨的寂寥,一点点乱了天星,远了流云,从此将一枚琉璃晶莹的思念,悬垂在烟雨迷离的月明楼中,此生共他,静静守候她的夜夜来归。
于是他慨然研墨,饱蘸思念的笔端一蹴而就,一首缠绵婉约又带着浪漫清冷的佳句就这样流芳后世。只是当人们口口称颂的同时,又有多少人能从他泛黄的墨香深处,读出那份浓浓的暗潜的情怀?
合上诗集,我的眼帘早已微润。那个痴情而又多情的诗人,若可,我能否与你斜倚西楼,遥对净月,将秉烛夜雨,共话缠绵的佳话,续写成今生另一段传奇?
共 91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簪上月凉的诗歌]是品文,也是品人,从作品的手法、意境、内涵一一挖掘,所以从这篇小节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介,也可以获知他诗作的精髓,还可以得到诗歌创作方面的借鉴。“好的诗歌,就像是在领略一场精神的瑜珈。这是需要安静沉淀,才能恪守心灵的圣地和文学的城堡。”诚哉斯言![秉烛西窗话夜雨]一首《夜雨寄北》,带来了摇曳的思绪,展现了一幕幕仿若眼睛的画面。由诗生情,由诗入境,这既是诗作特有魅力的体现,也是作者深入诗作内在、与诗作共鸣共振的彰显。文章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深邃的感悟,还有不凡的文学功底。推荐阅读。【编辑:喜有此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2807】
1 楼 文友: 2012-11-28 01:10:46 为写得好的篇章献分,期待作者更精彩的文字呈现,问好.
2 楼 文友: 2012-11-28 12:1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楼 文友: 2012-11-29 15:50:29 佳作欣赏,问好朋友,祝福安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4 楼 文友: 2012-12-06 17:29: 读罢此文,我不知道这是散文还是诗,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诗里还是在诗外!刚欣赏完九月菊的淡雅,又在这里得赏作者倾世情怀,岂是不虚此行所能形容的?哈哈哈哈,当痛饮三杯!小孩脸色发黄吃什么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刘迎龙黑龙江治疗牛皮癣费用
滇南本草喝什么去湿气好的快
手指类风湿怎么引起的
- 上一篇:怒剑龙吟 第六十二章 杀戮考验
- 下一篇:官场风云 230.第2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