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光伏产业遭遇史上最严反倾销团购

2020-06-14 23:55:31  双城汽车网

欧洲是光伏应用 重镇 ,是全球光伏企业最主要的产品市场。2010年以前,中国光伏制造商出货量的95%以上来自欧洲市场的贡献,在2012年这一比例也约在65%。

在当地时间6月4日,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通过发布会宣布,从6月6日起,两个月内,欧盟将对华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直至8月6日,如双方仍未达成妥协方案,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欧盟公布对中国光伏 双反 初裁结果,6月6日起开征11.8%的关税,两个月后可能上调至47.6% 此案是欧盟,乃至全球迄今规模最大的贸易调查和反倾销程序的暂时性高潮。虽然遭到德国、英国、荷兰、瑞典等18个成员国和超过1500家欧洲光伏行业协会机构、光伏企业的强烈反对,也有美国作为前车之鉴,但是欧委会仍然置之不理,一意孤行。

而值得警惕的是,光伏并非欧盟对华贸易棋局中唯一的棋子。在光伏玻璃、多晶硅、电信设备、铝材、航空等多个领域,欧盟也在近期内向中国频频发难。

双反?双伤!

经过多年的合作,中国与欧洲形成的光伏产业链已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受损失的不仅是中国光伏企业,也将会给整个欧洲光伏产业价值链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15%的反倾销税,就足以摧毁欧盟85%的光伏需求市场。

2011年,欧盟光伏产品市场是200多亿欧元,2012年是百亿欧元规模,而201 年可能已经没有100个亿了。按照0.5欧元/瓦计算,撑死了欧洲今年安装15GW,那也就是75亿欧元的水平,如果60%-70%的组件来自中国,那么销售额就得再打折扣。

最新的欧盟光伏产品价格浮动状况已经显示,产品价格自4月以来上升了15到20个百分点,而且进口到欧洲的或者欧洲企业购买的数量都在下降。欧盟企业要做100万欧元生意,就必须要投入 00万欧元。此外,有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收60%的关税,今后 年内将会失去24万多个工作岗位,损失270亿欧元的 附加值 。

虽然,自从欧盟 双反 调查,出口欧盟严重受阻后,河南、福建等地多家光伏企业已经在日本、东南亚等地找到了新的市场,还有企业在去年就开始设立海外代工厂,如昱辉阳光,他们的第一个海外代工厂在印度(去年年底投产),第二个代工厂在波兰(今年4月份投产),同比下降0.3%。从今年前11个月的数据来看第三个厂在南非(今年5月份投产)。现在该企业50%以上的组件和80%的电池都是代工的。欧盟 双反 之后,他们无非就是转换了代工地点而已,影响不大。

但是,由于此案涉及国内66家企业,200多亿美元的对欧出口和数十万人的就业,引起了中方的高度重视。

中国手里有牌

中国手里有牌。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客座研究员梅新育总有一天强调,中欧实力较量已今非昔比,欧盟的出口市场的开拓,法、意等债务国的发债融资,都有赖与中国的合作。

未来两个月是博弈关键期,国务院总理 在首次外事访问、前往德国柏林的途中就对欧方将要启动的对中贸易制裁行动明确表示 坚决反对 在欧方宣布对中光伏产品开征关税的前夕, 又与欧盟主席巴罗佐通,明确告之 此案涉及中国重大经济利益,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也必然会伤及欧方利益,影响中欧合作大局。中国一直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在欧债危机最困难的时候,尽己所能提供了帮助,我们不愿意看到贸易争端引发多方面的反应。 就是听到了中方有力的声音,欧盟最后将关税从原来议案的47.6%下降到了目前的11.8%。中方力促欧盟尽快开始光伏价格承诺谈判:如果欧方执意采取制裁性措施,中方必然要进行反制。

事实上,中国已经在采取行动。作为对欧盟 双反 结果的回应,6月5日商务部发布消息,中国政府已于4日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如果中欧双方在8月6日前未能达成协议的话,等到年底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中国将对欧盟汽车、红酒和多晶硅以及农业等产品进行反制,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表示,中国要对此次中欧争端作出明确的态度和信号。如果真到了贸易战的地步,中国肯定会敢于应对,因为时间掌握在中国手上。

(根据新华内容整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