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

爬刀梯祈福很乡土很惊艳

2020-02-10 21:33:10  双城汽车网

爬刀梯祈福——很乡土、很惊艳

潮南两英金瓯乡三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建醮庆典,俨然潮汕乡间民俗盛宴。

潮汕乡村都有“拜老爷”的习俗,且各乡村供奉的“老爷”都不一样,既有传说中的神仙、神话人物,也有抗击外敌的忠烈,更有造福一方百姓的贤德志士。其中,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金瓯乡保生大帝建醮庙会则是祭奠宋朝时一位悬壶济世的“老爷”—“医神”吴夲,且祭祀活动中最“出彩”的项目是:老爷“同身”爬刀梯,为民祈福,其场面惊险、热烈,实为潮汕地区颇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挑选诚心人士搭建醮坛,磨钢刀扎刀梯。醮坛高五丈多,是杉木搭建的楼台,刀梯高五丈六尺,是一百三十多把锋利的钢刀用麻绳捆扎成叉形、斜形的梯坎。

大家看看(老爷附体者)同身"赤脚下刀梯,全是把把锋利斜形钢刀…可想而知????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老爷同身"赤脚爬上由一百三十多把锋利钢刀扎成叉形、斜形的梯坎,在高五丈的醮坛上行祈福之礼仪,再沿原踏着刀梯而下。在建醮庆典活动前后延续的三日里,“老爷同身”每天都会上下刀梯多次,行祈福之礼仪。

营老爷(游神)多达5000人的民俗、英歌舞表演、抬大彩旗、潮州大锣鼓、八音、腰鼓、担摇花篮等活动........俨然成为村民的狂欢节,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来观礼的游客,可谓潮汕乡间的大型民俗盛宴。

大家注意看细节图 (老爷附体者)同身 "坐着、靠着、扶着、脚底下都是在把把锋利刀刃上,充分神信神明存在????

场面人山人海, 十分壮观…但他们心中一个神明,一个老爷,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给予他们精神支持,并且以作为一个潮汕子孙而自豪。

满天焰火耀醮坛。

一片喧哗炮连天。

"红红火火"糯米粿,大吉大利之意,也是民俗文化精神,充分体现出人们对信仰关爱和重视。

爬刀梯祈福—很乡土、很惊艳

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金瓯乡,地处大南山脚下,是两英镇的大乡。金瓯乡古分为五个社门,分别为:东门、南门、西门、北乡、新乡。现在分为东北、西新两个行政村,现有人口约三万多人,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全村村民均为陈姓族人。

金瓯乡创寨于明代,是从福建长乐市江田镇迁徙来,创寨祖先陈松轩,明朝进士,因官职迁至潮阳(现分为潮阳区和潮南区)迄今已有600多年。金瓯乡原来以纯农业而称著,有“金瓯番茨、芋仔”之称。

金瓯乡历代崇拜的神灵是“保生大帝”—“医神”吴夲,是创寨第一代祖先带来的香火。三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建醮,至今仍沿袭着北宋时期的道教色彩,爬刀梯,上醮坛为民祈福。据了解,作为乡里最隆重的社庆活动,理事人员须斋戒十二天,乡民则斋戒三天,挑选诚心人士搭建醮坛,磨钢刀扎刀梯。醮坛高五丈多,是杉木搭建的楼台,刀梯高五丈六尺,是一百三十多把锋利的钢刀用麻绳捆扎成叉形、斜形的梯坎。一切工作准备就绪,保生大帝“同身”老爷附体者择日竖刀梯。刀梯安放在一个木桶边沿,桶中盛有七色花水、五色种子等吉祥物。届时,全乡家家户户高挂红灯笼庆贺,全乡道路张灯结彩,彩旗飘扬,外出经商、打工的乡亲纷纷衣锦还乡,捐钱捐物,拜祭、祈福。

据介绍,金瓯乡保生大帝建醮庆典定在当年的农历2月14,当日,斋戒、净身后的“老爷同身” 头绑红布,一身红衣坐在椅轿上,由仪仗队开道,抬至之前搭建好的刀梯下,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背着厚重的符条,赤脚爬上由一百三十多把锋利钢刀扎成叉形、斜形的梯坎,在高五丈的醮坛上行祈福之礼仪,再沿原路,踏着刀梯而下。在建醮庆典活动前后延续的三日里,“老爷同身”每天都会上下刀梯多次,行祈福之礼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十几年来,金瓯乡保生大帝建醮庆典活动内容越发丰富多彩,集聚的也日益“爆棚”据悉,多达5000人的民俗、英歌舞表演、爬刀梯、潮剧演出、大型烟花燃放等活动........俨然成为村民的狂欢节,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来观礼的游客,可谓潮汕乡间的大型民俗盛宴。而这场“民俗盛宴”中,惊险、精彩的爬刀梯,人山人海齐欢呼的盛况,无疑成就了全国许多媒体现场采访、录制民俗节目的好时机、好题材。

民俗传奇·

保生大帝的由来

据文献记载,保生大帝为北宋闽南人士,本名吴夲(tāo)字华基,别号云衷,生于979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卒于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传采药之时,羽化飞升。其家乡为福建泉州同安明盛乡积善里白礁村,今属漳州市台商投资区。

吴夲曾任北宋宫廷御医,后云游民间,严守戒律修道,悬壶济世,是深受民众敬仰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民间医生及修道之人。其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宋高宗颁诏立庙白礁,以祀吴真人(吴夲)乡民即建庙奉祀尊为“医神”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又获宋孝宗赐号“慈济真人”此后,民间传说大道公(吴夲)屡屡显灵圣护国佑民,而宋、明两朝对其封赠也不断晋级。相传开禧年间(公元1205至1207)漳泉大旱,漳泉民众聚集慈济祖宫祷求大道公,幸受庇佑,连降雷雨,五谷大丰。宋宁宗加封“英惠候”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敕封“保生大帝”

吴夲著有《吴夲本草》一书。现在大陆和台湾有数百处供奉吴夲的保生大帝祠堂,“保生大帝”为中国闽南、潮汕地区及台湾、东南亚华人所信奉的道教神祗,俗称大道公、吴真人、花桥公。每逢岁时年节,一座座保生大帝宫庙里总是人员辐凑,往来的信徒们满怀虔诚地在吴夲(保生大帝)神前燃上一炷香烟,口中呢喃私语,希望吴夲(保生大帝)保佑家人平安,子女向学,生意顺利,无病无灾…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乡土

《乡土》是中央电视台七套农业节目播出的一档农业纪录片类节目,《乡土》栏目所呈现的是“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的气质样貌,我们将用诗意生动的画面和平实质朴却带有哲思的语言呈现给观众一道文化大餐。这将是一个既有浓郁的文化气质又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诗意空间的栏目。2013年10月18日,《乡土》栏目官网正式在农视网开通,观众朋友除了能通过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收看之外,还能通过农视网随时点播节目视频、参与线上互动活动。

碧凯保妇康栓预防宫颈癌吗
石家庄治疗牛皮癣费用
四川妇科专科医院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