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

四书五经精华百句

2020-03-31 12:51:47  双城汽车网

“四书五经”精华百句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后来亡佚了,就成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好自己的家庭;想要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译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

6、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7、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译君子依据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可是我却不能中途中止。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译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要广博地学习,要审慎地询问,要谨慎地思虑,要明晰地辨析,要笃实地履行。

11、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译愚蠢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

论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4、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8、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1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译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感到耻辱。

14、三思而后行。

译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才去行动。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1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消逝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19、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21、既来之,则安之。

译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定下来。

2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你首先要把自己的工具准备好。

2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孟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译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就像我本来就所具有的,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6、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增加他的才干。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译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利害。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1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译我爱人家,人家却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人家,人家却不受我的,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

14、夫人必自侮,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别人才攻打它。

诗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3、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译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

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

5、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7、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译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当初我离开家的时候,正是杨柳依依的阳春;现在我戍边归来,冒着霏霏的雪花。

尚书

1、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译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2、侮慢自贤,反道败德。

译轻慢众人,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德义。

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译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4、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译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5、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译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译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7、为山九刃,功亏一篑。

译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礼记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译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2、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译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译那些能博闻强记而且能礼让,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4、知为人子,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可以为人君;知事人,能使人。

译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才能使唤他人。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6、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译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沉浸在他的歌声中;善于教学的人,能让人继承他的志向。

7、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译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易经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地的品格是坤,君子见坤卦就要消法大地的包容,厚德载物。

3、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译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6、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译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7、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译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8、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译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

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译处在尊贵的位置上不要骄傲,处在地下的位置上也不要忧虑。

10、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译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却不到处炫耀。而是看准时机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1、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译对于非常人来说,合乎天地的意志,有日月的光彩,符四季的秩序,也顺应神鬼的吉凶。在天意之前行事,天意不逆反他;在天意之后行事,就顺应天理。

春秋

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其中以左转最为流行。

1、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灭亡。

2、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译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译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译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露出来受寒。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6、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译举荐人才,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遗漏;赏赐爵禄,不要忘记有功劳的人。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译树梢大于树干,树就要折断;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摇摆灵活。

9、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译树立德行,最可贵的是使它不断增长;而除掉毛病,最好是除得干净彻底。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君子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对之极为重视。虽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圣人、贤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均似高于君子,然而圣贤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远而不易攀及,世间完人总是不多,因而一较普遍的、较易至的、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别值得注意与追求。“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黑龙江盛京医院怎么样治疗心悸心律失常吃什么药藤黄健骨丸能治滑囊炎吗

中年女性失眠多梦如何调理
冠心病的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小孩积食咳嗽什么症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