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時事评论员朱文晖谈金融危机
2020-08-04 12:27:30 双城汽车网
股市、房价,在刚过去的200年,是百姓的热门话题。你今天被套了没有?成为股民见面的问候语,而雾里看花的房价,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持币观望,犹豫不决。金融危机,这个词仿佛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恐慌。日前,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朱文晖博士做客桂林社,聊起他眼中的国际金融危机,也用自己的观点讲如何应对。
金融危机的到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朱文晖博士现任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研究员,本次做客桂林社,讲的是老本行经济学。面对并不是经济专业的老记们,他用了探讨这个词语。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深入浅出,他用平实的语言,浅显的例子分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
追溯伊始,朱文晖博士与大家一起回忆过去的几个月里,国际金融市场发生的事情。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2008年9月14日,美国银行以及英国巴克莱银行相继放弃收购谈判,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将面临破产。由于当时的美国政府拒绝参与救援,雷曼兄弟公司无奈破产,随即引起全球主要股市大跌。美国政府为确保金融市场稳定,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包括成立700亿美元平准基金在内的一系列救市方案,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最大的保险公司AIG被政府准接管。
本该进一步参与这次行动的美国政府,这时意见产生了分歧。200年9月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否决了布什政府提出的总额为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这一决议导致股市狂跌,当美国政府与国会最终达成协议之时,美国股市早一路狂泻,金融市场已经岌岌可危。显然,救市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朱博士如是评价。
美国股市的动荡很快就影响到全球的金融市场,欧洲最先受到金融风暴的侵袭。银行大国冰岛便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当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房贷市场的不良贷款不仅让美国国内金融市场信贷紧缩,在金融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也引发了国际市场的信贷危机,冰岛银行赖以生存的短期贷款于是突然枯竭,借贷金融链断裂,政府濒临破产。
为协调欧盟各国救市行动召开的欧盟四国峰会,2008年10月5日在发布了一个原则性声明后落幕。峰会并没有如之前传言的那样开出一个数千亿欧元的救市大单,而仅仅号召欧盟国家各自帮助金融机构,并呼吁与中国、印度等国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与美国 7000亿美元的天价救市方案不同的是,欧盟四国达成的共识不过是同意共同努力,各自帮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以及放松欧盟对各国借款额度的限制等,对如何加强监管的具体措施只字未提。口号式救市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却显然远水救不了近火。
正是这样的反应不力,让全球金融市场一步步走向深渊,直至10月第二周全球资金和信贷市场崩溃,最后一周资本市场信心崩溃。
中国躲过这一劫,且危机性质不尽相同
我国的经济参与金融全球化的程度并不深,这次危机在我们涉足不深的时候来,是我们的幸运。但金融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趋势是不可逆的。在这次金融危机里,朱博士对中国的处境还是松了一口气。2005年开始,国内多家银行上市,拿回来了大量的资本金,正当我们在研究这些钱应该怎样投资的时候,次贷问题出现了,银行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就停止了投资,避免外汇储备变成不良资产。也可以说钱还没有来得及借出去,这就相当于躲过了一劫。当然,这与我们银行体系日渐稳健有很大关系。
即便这样,危机仍然在向发展中国家蔓延。 2008年11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开始他为期两周的出访,其间出席了20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20国峰会和APEC峰会后,金融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国际金融局势初步趋向稳定。与世界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国际问题,参与其中,中国实际上也在迎接全球化的到来。
我国的金融市场当前状况也处于低迷的状态,但我们应该把中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区别开来看待。用一个比喻,那就是症状相同,但病因却不一样。朱博士对我国的经济困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问题的机理完全不一样,他国金融危机是从核心爆发出来的,是体制问题,但中国经济目前却是对前 5年高速发展的周期性调整。结构性问题造成的危机是长期的,周期性调整的问题是短期的,机理完全不一样。该如何解释这样的现象呢?一是外来因素,经济发展顺畅,外来因素波动如战争、石油危机的冲击造成;二是政策,如银行的货币政策。经济好了之后,物价上涨,银行收紧银根,经济增长开始缓慢,待到放松银根后,经济自然会再涨上去。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我们要有信心!
要迎接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也应该面对金融危机,如何面对?朱博士讲了自己的观点。 2008年 10月的第三周是中国经济的拐点!他认为,政策除了大力刺激内需之外,稳定出口也非常重要。朱文晖博士判断,中国经济已快接近谷底,正面的消息已经多了起来。同时,地方政府也很关键,正积极制订和实施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刺激方案。
另外,11月份中国的新增贷款为4770亿元,比较10月份的1820亿元,就等于说比10月份增加了162%,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增长。朱文晖分析,贷款增加使得以前缺少资金的行业面临新的机会和发展,譬如房地产开发商获得贷款,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果中国的刺激内需和扩大投资政策真正发挥效应,则中国有望率先走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面对当前局势,朱文晖博士显得很乐观。
作为经济学家,朱文晖博士还认为,这一次金融危机,从另一面来说,也是经济学家、工作者的一次机遇。我们可以直面这一次金融危机,亲历这次危机,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经验。关注危机发展,朱博士认为有几个重点:是否相信全球化,是否相信市场力量的自发调整,是否相信政府非常时期的作为,如何稳定居民和企业的信心。在这其中,他多次提到信心这个词。中国经济危机源于企业信心不足,面对现在的境况,政府拉动内需的决策是很正确的。如果大家都持币观望,经济更难以复苏,那真正的危机就会到来了。政府出台大量的政策,而且是连续不断出台多重政策去稳定信心,或者说是缓和信心的下滑。所以到目前为止它还是一种心理上的调整,最近已经起到作用了。
对于媒体,他强调,媒体的引导,是恢复百姓信心的重要元素之一。媒体应该对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做更多的宣传,多做深度报道,让百姓看到政策,看到希望,拾回信心。关键是要有信心,就能挺过危机。
附:朱文晖博士简介
朱文晖,1969年出生于广西恭城。现任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访问员,兼任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广东社会科学院理事会常务理事、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特聘主任研究员。担任沿海和东北多个地方政府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两岸三地及东亚地区经济及商务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东北亚安全问题等。着有《中国出口增长奇迹》、《改变世界:解读美国新经济》等学术着作及在着名报刊发表多篇文章与评论。
妇科疾病宝宝积食可以贴丁桂儿脐贴吗咸阳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上一篇:2012年北京7所高校有中外合作办学计划
- 下一篇:干燥设备行业现状发展建议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