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

鲁南制药集团积极发展中药现代化产业

2020-08-04 20:32:14  双城汽车网

鲁南制药集团积极发展中药现代化产业

生意社10月21日讯

山东地道药材居全国第一,而临沂区位优势突出,具有发展中药规范化种植的生态环境优势。 2006年公司开始着手创建金银花,丹参,全蝎,黄芩等道地药材的GAP种植基地建设。 与平邑县政府联合在郑城镇、流峪镇开展万亩金银花、黄芩等中药的种植加工规范化研究,为当地种植户提供种植加工技术,并签订收购协议。按照GAP规范进行种植,保证金银花的质量达到国家药典标准要求。 中药炮制基础设施建设 2007年完成了园内最大加工炮制车间的建设,总面积8000m2。年处理药材10000吨。加工炮制手段先进,浸润、切制、拣选、烘干设备齐全,并于2008年一次性通过了GMP认证。 中药新药研究 在加强中药源头建设的同时,鲁南制药积极完善中成药的新药研发体系和科研条件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中药研发中心,引进购买了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色谱仪等。2005年与山东大学联合创建了天然药物研究院、超临界流体技术研究所。 按照药品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先进理念,完善产品研发条件,加强产品研发力度,注重产品研发阶段的质量设计,严格按照GLP要求开展药物临床前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目前中药研究人员198人,其中博士4名,硕士55名,高级工程师15名,广泛开展新药创新研究、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和中药制药新技术的研究。目前川蛭通络胶囊等5个品种已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颈舒胶囊等5个品种完成临床研究即将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脑络泰注射液等6个品种在进行临床研究,雷公藤多苷等12个品种在进行临床前研究,获发明专利39项。 中药生产设施建设 公司投资6000万元对原有中药生产设施进行技术改造,生产厂区全面按照GMP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总面积35896m2,包括中药提取车间、中药制剂车间等。主要生产中成药片剂、胶囊、颗粒、口服液等7个剂型。年生产规模2547吨,生产车间全部通过国家GMP验证,产品质量优于国家标准,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技术分别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在国内,与上海药物所、北京大学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天津医药工业研究院、山东医药工业研究院、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80余所国内知名院所合作开发新药及药物制备技术。并与美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多个研究院所合作开发新药及药物制备技术。 1999年投资2000万元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同组建了“鲁华生物高新技术科研所”。2002年公司又投资600万元与山东大学共同组建了山大鲁南天然药物研究院、山大鲁南超临界流体技术研究所。 加强中成药二次开发,以中医临床规范化的疗效评价与筛选研究为突破口,按照疗效、质量可控、剂型稳定等现代中药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了对提取工艺、药用辅料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强化了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和中药材有效成分的研究,努力研制一批新药,重点对金银花、黄芩、丹参、葛根等中药的有效部位群进行深度的药效学、药理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和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识别。 目前公司加大了对中药研发的投入,继续建设中药制药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力开展中药提取分离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研究和推广,对发展现代中药,传承中医药文化,提高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产业园实行“规划科学化、生产基地化、机制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对中药科技成果进行跟踪引进、吸收消化、集成创新;培养、聚集农业科技高级人才,对农户进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建立了符合中医药产业特点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服务型管理体系,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科技人员进园创业,利用园区培育出更多的示范企业。坚持"继承创新、跨越发展"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构筑国家现代中药创新体系。制订和完善现代中药标准和规范,开发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创新产品,突破一批中药研究开发和产业关键技术,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保持我国中医药科技的优势地位,实现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的跨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相关关键词:铜 铝 铅 锌 锡

咸宁白癜风好的医院
拉萨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湘潭白癜风较好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