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陆上能源战略通道
2020-08-04 22:22:05 双城汽车网
中国三大陆上能源战略通道
中国第四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工程6月已建设完工,将开始试运营,同时开工建设的原油管道工程也已完成94%,预期明年投产。
中缅油气管道与已经开始输送油气的中俄原油管道、中亚(中哈)油气管道共同组成了中国陆上油气资源进口的三大通道,并与传统海上运输通道一起构成了三陆一海的管线格局。
新管道欲破马六甲困局
中缅油气管道起点位于孟加拉湾东岸的缅甸若开邦城市皎漂,从中国云南省瑞丽市进入中国境内。其中,中缅原油管道在缅甸境内段长771公里,在中国境内段干线长1631公里。中缅天然气管道在缅甸境内段长793公里,在中国境内段干线长1727公里。
在缅甸境内,油气管道会穿越两条海沟,经过若开山、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在途经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市设有输油站和天然气分输站,能够实现向缅甸国内供油、供气。按照双方约定,缅方每年从境内管线分输不超过200万吨的原油和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两条管道进入中国后,在贵州省安顺市实现油气管道分离,其中输油管道经贵州省到达重庆市,而输气管道则取道贵州省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中方在云南省建设了年产1000万吨的炼油项目。
中缅原油管道设计输送能力为每年2200万吨,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为每年120亿立方米。项目总投资大约为25.4亿美元,其中原油管道投资额为15亿美元,天然气管道投资额为10.4亿美元。管道于2010年6月正式在缅甸开工,天然气管道2013年5月30日达到输气标准,原油管道预计2014年达到投产要求。
两条管道的油气来源分别是,原油管道主要输送从中东和非洲运来的原油,这部分原油包括每年从海上经马六甲海峡运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原油;天然气管道主要输送缅甸近海油气田产出的天然气。缅甸眼下每年天然气产量是80多亿立方米,其中50亿立方米出口,主要目的地是泰国和印度。
从中国角度看,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所谓马六甲困局。每年通过马六甲海峡传统海上通道运往中国的石油大约2亿吨,占中国石油进口量80%。但由于这一区域海盗频发,安全状况不佳。另外,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希望加强对海峡沿岸国家的影响,试图控制或参与这一重要海上通道的管理。因此,中缅原油管道是中国长时期以来希望建设的。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这条新建管道将减轻中国能源进口过度依赖马六甲海峡的局面,使中国得到一条更短的替代路线,更重要的是管道将降低中国能源供应的脆弱性。
较早提出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云南大学缅甸研究中心主任李晨阳指出,从国际战略角度而言,中缅油气管道直接通到印度洋,依托这一管道,将来可逐渐修建通往印度洋的立体交通络主要是昆明通往缅甸最大的远洋深水港皎漂的大运量电气化复线铁路、高速公路,打造通往印度洋的立体通道,使中国大西南的进出口物资不再绕道中国东部沿海和马六甲海峡,这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从缅甸角度看,其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10位,但这些天然气资源一直没能充分开发和出口,缅甸希望通过建设中缅天然气管道向中国市场输送缅甸天然气,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双方的共同利益促成了油气管道最终的建设和开发。
不仅如此,一些分析师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经济相互依赖局面的形成,马六甲海峡的地缘极大限制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而获得来自印度洋新的能源供给通道,有助于中国油气进口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更少受制于人。
不过,也有专家对中缅石油管道并不完全乐观。中国石油大学研究员马宏指出,中缅油气管道对于破解马六甲海峡困局的作用微乎其微,2200万吨的输油量无异于杯水车薪。法国地缘政治学者菲利普赛比耶洛佩兹也认为,即使东南亚地区向中国南方输送油气的计划全部变成现实,也改变不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另外,缅甸的政局变化可能对中缅油气管道造成政治风险和安全风险。一些西方国家为缅甸国内部分势力提供幕后支持,阻挠中缅合作,令中缅油气管道运营前景增加了不确定因素。管道途经的缅北地区多年来安全状况不佳,亦可能对今后管道项目的进展造成影响。
第一条跨国原油管道
在中国传统的海上油气通道上,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亚丁湾等中国油轮的必经之地,都隐含着风险。中国军事及能源战略专家王海运曾指出:世界主要航道都有美军部署、一旦出现非常事态,要控制中国石油供应不是太难的事。
基于对传统海上石油通道的担忧,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探求石油进口通道的多元化,先后在西北方向、东北方向和东南沿海建设了中亚、中俄和海上油气运输三大能源通道。
西北通道包括于2005年12月全线贯通的我国首条跨国原油管道中哈管道和2009年12月贯通的横贯中土哈乌四国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其中,中国-哈萨克斯坦原油输送管道设计年输送能力为2000万吨。这一管道从里海岸边的哈萨克斯坦城市阿特劳开始修建,终点在中哈边境的阿拉山口,全长达2798公里。
截至2013年6月底,这条管道已经累计输送原油5744万吨,贸易额379.8亿美元。同时,管道进口原油量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在中国西部的能源布局版图中,这一管道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西部能源大动脉。
在修建这条管道之前,新疆及周边地区进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原油主要经由油罐车从陆上运输,进口原油数量受运输能力的严格制约。管道开通后,每月原油进口量就相当于先前一年的运输量。
中哈原油管道开通后,新疆多个炼油企业以前受原料限制的产能得以释放。从2012年开始,新疆地区炼油企业开始从阿拉山口口岸出口汽油,这是6年来首次恢复汽油的出口,极大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这条管道的二期工程即将完成,输油能力将达到设计产能。
在中哈原油管道的基础上,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签订了协议,建设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这一管道的先期建设已于2009年完工实现通气。
这条天然气管道把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输往中国,缓解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天然气需求,稳定中国整体能源供应体系。管道设计产能将提供中国所需能源的2%。对土库曼斯坦而言,这条天然气管道打破了其天然气单一送往俄罗斯和伊朗的现状,实现了多元化能源出口;而作为途经国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也能从中获利。这条管道已经成为中国能源国际合作的成功案例。
三亚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吃啥补肾虚小孩不爱吃饭什么原因- 上一篇:英雄信条第二百八十七章购买豪宅
- 下一篇:藕容易消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