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中国制造2025危机无法掩饰思维突破最难
2020-09-01 03:51:54 双城汽车网
规划中的 越来越热。从总理在 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出部署位置:后卫,到工信部近日的规划预热,再到媒体上的高频出现,以及资本市场的热捧老百姓也会认为,人们对中国制造的关注日益升温。
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以上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表述,加上 三步走 的实施步骤, 中国制造2025 ,可视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与路径选择。
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珠三角代工企业集群遭遇的外贸生存危机为起点,如何提高中国制造的附加值,摆脱处于 微笑曲线 低谷的命运,一直是中国制造思索与探寻的命题。但此后的两三年,中国制造的转型危机被高投资带来的经济繁荣所掩盖,中国制造升级的路径与长期目标也未成型。
危机终究是掩盖不过去,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金融危机初期的转型之急,是解决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缺乏的问题,平衡外需与内需的关系。而当下的转型升级,已不再是简单的内外需求市场难题,而是国内生产要素环境的剧变与国外竞争格局的叠加所迫,比如国内人力成本等攀升使得 洼地 优势不再明显,美德日等传统制造业强国从危机中走出来重新强化其制造业地位。
在此条件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目标与路径尤为重要,我们固然有各种劣势,但 中国制造2025 的实施,可能是中国经济第二次腾飞的良机:一方面,中国具备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即便整体基础处于中低端,但齐全的工业门类,庞大的研发队伍,都是质变的条件;另一方面,中国的互联行业发展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互联思维 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 中国制造2025 与 互联+ 两大战略叠加,更具想象空间。
但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表明,政府推动的产业发展规划与实施步骤往往是双刃剑,既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也有办过头造成产能过剩之虞。 中国制造2025 给出的升级转型路径已经突破了传统制造业的范畴,需要新的转型思维。
衡阳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沈阳看白癜风医院
白银白癜风治疗费用
- 上一篇:行业教你用一个食品袋处理带鱼煎鱼不破皮口口酥
- 下一篇:行业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