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

标准固网与移动网络如何分工.鼓励

2021-03-22 16:48:36  双城汽车网

当前,整个电信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当属5G了。咨询公司WiseHarbor的分析师和创始人凯斯.马林森(Keith Mallinson)表示,作为一名跟踪电信行业多年的分析师,他注意到固移融合以及移动替代固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

到来之际,固的空间还剩下多少值得讨论。技术的进步、市场的增长,需要时不时的审视下移动和固定络基础设施。

目前,我们处在5G技术标准制定期,这也是一个重新思考固角色的理想机会,想一想固应当怎么样重新设计,使其与移动络相互配合。

移动络逐步替代固

自20世纪80年代,移动络诞生以来的很多年里,它和固都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容量、稳定性、以及服务可提供的范围,特别是在处理数据及带宽方面。

移动络的便利性,已经使其具备很大的吸引力去替代固。自2005年起,消费者放弃固定,选择进行话音通话的趋势更加明显。一直到201 年的下半年,以美国为例,有41%的家庭用户完全放弃固话,全部依赖了。而且,这一比例仍在增长。

最近,在接入、数据服务方面,越来越多的替代了固定络的作用。智能成为访问主流互联应用最常见的工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退订了有线电视,成为YouTube、Netflix这类互联视频站的用户,他们舍弃了电视,更偏爱智能、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终端。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智能也是接入互联最首选的方式。

移动已经严重侵蚀了固的空间,比如说,在大蜂窝和小蜂窝、云RAN组成的异构络中,需要大量的前端回程络,移动络和固一样需要大量的光纤基础设施。

根据思科的预测,到201 年底,全球移动数据流量每月即产生1.5艾字节。到2014年底,移动数据流量每月增长69%,达到2.5艾字节。事实上,46%的移动数据还是下落到固、或者femtocell上承载的,这一数据说明了移动和固之间的相互依赖。

固存在感越来越低

当移动络演进到5G时,其性能和容量将有巨大进步。但目前,关于5G要实现的目标仍存在一些争论,消费者终端可体验到的带宽从10倍到100倍,数据量有1000倍,延迟大大减少,高可靠性和很长的电池寿命。机器也在5G技术的应用范围内,当然与4G LTE的互连互通也是一个重要目标。

5G的高性能、高容量也提出了移动络和固之间如何分工的新问题。对于5G,目前可确定的是,它是一张物理络,可通过软件和,为各种不同的用户需求服务,灵活配置不同的容量和性能。

行业组织NGMN Alliance关于5G的白皮书有125页长,但只有一小部分提及固移融合,这里引用一下:

5G系统应当支持固移融合,这是为了确保实现消费者端的无缝体验。5G应当允许根据用户的接入类型进行独立认证和计费,通过一个统一的用户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不限固还是移动络。

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分固和移动络呢?

兜底线的工作固移融合的重重障碍

如果在工程和经济意义上,5G是一张统一的物理络,支持所有不同的用户需求,那么逻辑上应该把固也包括在内。固和移动络的电波、光学、铜和硅在物理上都是相同的。没有理由强分络架构的概念,像络切片、云计算、络功能虚拟化,软件定义络有什么理由非得在固和移动络之间进行划分。

当然,要消除中间的界限,仍然有很多障碍存在:

首先就是监管和牌照。固和移动络在监管和运营牌照上有着很长的不同历史。举个例子,在很多国家,固运营商最早都是垄断企业,有着类似的载波和定价限制。比如说批发给互联服务提供商的容量,都受国家监管。还有的运营商都依赖国家分配的频谱资源。

其次是组织机构。移动运营商在很多情况下,都受固运营商的控制,或者是其子公司。固和移动络整合,需要该国竞争主管机构重新审视。相比合并,竞争主管机构更倾向于分开运营。还有就是企业的战略各不相同,比如说沃达丰完全以移动业务为主导。还有就是络运营商的股东们,一想到络合并后,因裁员跟工会纠缠,或者合并后的企业文化碰撞等等,就会对合并非常抵抗。

其他的障碍还包括标准。技术互操作性的开放标准,对电信行业来说非常重要。标准化方面也需要广泛的努力与合作,现在移动和固领域分别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标准组织。 PP和ETSI在移动标准化方面非常成功,ITU-R在频谱分配方面很有权威, ITU-R已经开始投入到IMT-2020(5G)技术的络标准化要求工作中了。

移动是近几年电信业最活跃的投资,固定络越来越多的被当作管道,为移动络提供支持,但5G时代,固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切都是不可知的。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成都治疗子宫性不孕多少钱
乌鲁木齐哪家医院妇科医院好
沈阳治疗前列腺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