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

上海证券银行业不良资产风险加大了

2022-02-02 06:24:28  双城汽车网

上海证券:银行业不良资产风险加大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主要观点:

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上限超6万亿在2017年中国市场信用风险年会上,围绕2017年商业银行信用展望,中诚信国际认为,近两年随着国内宏观经济下行,银行业信用风险持续暴露,逾期、关注、不良等多项资产质量指标恶化的压力一直较大。

新增的逾期、不良资产在地域和产业链上的扩散蔓延较为明显,部分地区企业逃废债的问题加重,地区信用环境有所恶化。根据2016年6月末数据,测算出商业银行总体的潜在不良余额上限约为6.5万亿至8.25万亿元。

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达到3.48万亿,同比增长23.6%,而行业整体不良率的增速在2016年有所放缓,大型国有银行二、三季度情况持续改善,但股份制银行和农商行环比均未见少增。

银行业的这种转变所带来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也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10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监管层也有相应的举措,比如楼市调控、债转股去杠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对于资管行业进行协调整顿,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引导金融机构降低期限错配和降杠杆等。

在去杠杆的过程中,流动性会趋紧或者波动性加大,这一阶段的流动性风险值得警惕。总体来看,息差收窄和资产质量恶化导致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损,资本压力上升,同时资金业务的广泛开展、资产配置的多元化使得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控压力上升,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性都在面临挑战。

国务院参事夏斌:对于金融创新,不能一概支持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在第一财经新金融峰会上称,对于金融创新,不能以创新为名一概支持,不敢进行批评和否定,否则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亡羊补牢。

夏斌表示,对于仅仅是转移杠杆率、转移风险承担者的主体,对于促进配置资源作用不大的金融创新,应当态度谨慎甚至短期内不予支持。

金融监管部门不能因为扩大了信用规模而不支持金融创新,凡是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微观金融创新活动就可以支持,在坚持风险控制底线的前提下,来倒逼和促进信用结构的改善。

在12年的发展中 在促进金融供给的同时,也要看金融需求者,也就是实体经济能不能适应新金融形式、能不能接受、风险能不能控制。

贵阳治疗妇科
新余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石家庄不孕不育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