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鹰br素练风霜起
2020-02-03 20:32:51 双城汽车网
杜甫:《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唰,一轴丹青在诗人的面前抖开。素练风霜起,展眼一看,风霜惨淡,一片肃杀气氛,寒气逼人。原来是一幅苍鹰的图画。
诗的一、二句给出一种气氛,可认为是全诗的“兴”,接着是细化,从细节上看鹰的形象。
掇身思狡兔,掇(竦)身,就是挺身,要猎取,搏杀的姿态,看那神情:侧目——斜起眼,那目光恰似凶捍的胡人眼色,在厮杀前充满了仇恨。此语出自孙楚《鹰赋》:“深目峨眉,状如愁胡”。正是苍鹰的这种姿态和神情,才使人不寒而栗——白绢上飘起的风霜。
在这三、四句里写了鹰静的神态,凝眸逼人。
接下来,诗人看到并且写出鹰的动感:绦(系鹰的丝绳)镟(鹰腿上的铜环)光堪摘——跃跃欲试。轩楹(鹰站着的杆)势可呼——只要你一声招呼,鹰便会腾飞而起。这两句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急切的动感。
这五、六句中的两个动词,“堪”和“可”用的巧妙:堪摘,只是说它“要动”;可呼——是它待命的姿态。是跃跃欲试、呼之欲出但还是画的鹰,它没有动。
以上,五律中这两联对鹰的神情和动态的描述都是写画。后面两句,进了一步,是写诗人的观感: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诗人想到了真的鹰,想到了它搏击长空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充分地反映了杜甫当时的心境。那是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从山东回到洛阳,在附近的首阳山下开了几间窑洞住下来,这一带地方有他袓父大诗人杜审言的坟墓,他的远袓晋代名将杜预也埋在这里。想到这,不能不使他产生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要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的十年漫游,经历了袓国秀丽山川,认识了江南和齐鲁文化,有了一定的积累,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在这时,他写下《画鹰》
他多想摆脱平庸的生活:“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这种笔法,我称之为物象照人
这里所谓的“物象照人”和以物象拟人有点区别,拟人是指用人的心理和行为写动物,像童话。而物象映照是以动物的某些习性表现,映照出人的心理。用这种笔法往往夸张动物的野性,揭露人的隐秘的欲望和冲动。隐秘是痛苦的,用动物的野性去激发,宣泄,会成为有力的表现手段。动物由于没有文明的掩饰,某些特性比人展示得更 。诸如狂放、强悍、残暴、贪婪。所以借咏物而喻人,是诗人和作家常用的手法。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那种对平庸生活的厌倦,渴望一搏苍穹的壮志,写得淋漓尽致。写鹰,啄凡鸟,击长空,用“毛血洒平芜”生动极了,潇洒极了,野性的威猛,淋漓尽致。 共 10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出自诗圣杜甫《画鹰》,明是在写鹰的形象,实则诗人渴望“一搏苍穹”的壮志。作者运用细腻的文字,对诗人的创作技艺及创作思想内涵进行剖析的同时,也体也给人们一定的思想与追求的启示。本篇情节递进,值得品味。推荐读者欣赏品鉴。【编辑:桐疏枝寒】
1 楼 文友: 2016-04-2 21:09:02 欣赏富有人生指导价值的赏析文字,问候,遥祝愉快,欢迎朋友继续赐稿江山作品赏析栏目。
2 楼 文友: 2016-04-24 14:09:27 谢桐疏透彻的点评,道出拙著未尽之意。感激。 宋振邦,沈阳人,早年就读于辽宁省实验中学,后毕业于 大学数学系,现在河南油田,系石化系统作协会员。月经不调的原因是什么泰州治疗男科费用汉森四磨汤效果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唰,一轴丹青在诗人的面前抖开。素练风霜起,展眼一看,风霜惨淡,一片肃杀气氛,寒气逼人。原来是一幅苍鹰的图画。
诗的一、二句给出一种气氛,可认为是全诗的“兴”,接着是细化,从细节上看鹰的形象。
掇身思狡兔,掇(竦)身,就是挺身,要猎取,搏杀的姿态,看那神情:侧目——斜起眼,那目光恰似凶捍的胡人眼色,在厮杀前充满了仇恨。此语出自孙楚《鹰赋》:“深目峨眉,状如愁胡”。正是苍鹰的这种姿态和神情,才使人不寒而栗——白绢上飘起的风霜。
在这三、四句里写了鹰静的神态,凝眸逼人。
接下来,诗人看到并且写出鹰的动感:绦(系鹰的丝绳)镟(鹰腿上的铜环)光堪摘——跃跃欲试。轩楹(鹰站着的杆)势可呼——只要你一声招呼,鹰便会腾飞而起。这两句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急切的动感。
这五、六句中的两个动词,“堪”和“可”用的巧妙:堪摘,只是说它“要动”;可呼——是它待命的姿态。是跃跃欲试、呼之欲出但还是画的鹰,它没有动。
以上,五律中这两联对鹰的神情和动态的描述都是写画。后面两句,进了一步,是写诗人的观感: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诗人想到了真的鹰,想到了它搏击长空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充分地反映了杜甫当时的心境。那是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从山东回到洛阳,在附近的首阳山下开了几间窑洞住下来,这一带地方有他袓父大诗人杜审言的坟墓,他的远袓晋代名将杜预也埋在这里。想到这,不能不使他产生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要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的十年漫游,经历了袓国秀丽山川,认识了江南和齐鲁文化,有了一定的积累,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在这时,他写下《画鹰》
他多想摆脱平庸的生活:“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这种笔法,我称之为物象照人
这里所谓的“物象照人”和以物象拟人有点区别,拟人是指用人的心理和行为写动物,像童话。而物象映照是以动物的某些习性表现,映照出人的心理。用这种笔法往往夸张动物的野性,揭露人的隐秘的欲望和冲动。隐秘是痛苦的,用动物的野性去激发,宣泄,会成为有力的表现手段。动物由于没有文明的掩饰,某些特性比人展示得更 。诸如狂放、强悍、残暴、贪婪。所以借咏物而喻人,是诗人和作家常用的手法。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那种对平庸生活的厌倦,渴望一搏苍穹的壮志,写得淋漓尽致。写鹰,啄凡鸟,击长空,用“毛血洒平芜”生动极了,潇洒极了,野性的威猛,淋漓尽致。 共 10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出自诗圣杜甫《画鹰》,明是在写鹰的形象,实则诗人渴望“一搏苍穹”的壮志。作者运用细腻的文字,对诗人的创作技艺及创作思想内涵进行剖析的同时,也体也给人们一定的思想与追求的启示。本篇情节递进,值得品味。推荐读者欣赏品鉴。【编辑:桐疏枝寒】
1 楼 文友: 2016-04-2 21:09:02 欣赏富有人生指导价值的赏析文字,问候,遥祝愉快,欢迎朋友继续赐稿江山作品赏析栏目。
2 楼 文友: 2016-04-24 14:09:27 谢桐疏透彻的点评,道出拙著未尽之意。感激。 宋振邦,沈阳人,早年就读于辽宁省实验中学,后毕业于 大学数学系,现在河南油田,系石化系统作协会员。月经不调的原因是什么泰州治疗男科费用汉森四磨汤效果
- 上一篇:新轩逸魔幻登场能否书写市场传奇
- 下一篇:长安集团整合遭遇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