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饰

家乡的年味

2020-01-20 16:12:20  双城汽车网

家乡的年味,关于家乡的年味400字作文的介绍

年在门口,小城的年味在商业气息中发酵,不由得咀嚼起家乡的年味来。家乡的年味和小城的截然不同—浓情多了!长情多了!真情多了!

家乡的年从农历十一月就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

农历十一月,家乡的理事会就择日完年全村祭拜所有神明,答谢神明的福佑,祈求更大的福分。农历十二月,家家户户择日采囤老屋新房都窗明几净,焕然一新。农历十二月廿四神上天家乡人把村里的神明、家里的神明的香炉案台清理得净净,香炉换插新金花进新香摆上大吉傍晚,献神马让神明骑着飞上天参加蟠桃盛会,向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述职,汇报人间事,善报善,恶报恶,没有偏私。各家各户对顺面公尤为尊敬,因为顺面公是玉皇大帝的女婿,住在各家各户的灶台上,见证各人善恶,直达天听。

我们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人在说,天在听。大概由此而来。

村子比往常干净了许多,渐渐热闹了起来。不管有钱无钱,乡亲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都图个彩头,带着喜气到新年。出门赚食的人陆续回家过年,赚多的带多些,赚少的带少些,没赚的带着自己,在外辛劳一年,总要回家看看父母,看看妻子儿女,一家团聚;铺子里、榕树下,三五成群的人在打牌、打麻将,过年了,人们的钱包比平常鼓些,就加点小刺激;家长们宰鸡斩鸭杀猪劏鱼,准备年货;房前屋后的烟花爆竹此起彼伏,那是孩子们的杰作,一些大人偶尔也与童同乐;邻村的曲班和狮队来演出,锣鼓喧天,以前多些,现在少了,依然热闹。

大年三十午饭后,家家户户贴春联,贴年画,挂红灯笼。孩子们洗好澡,穿上新衣服、新鞋子,等着大人给压岁钱。一二点钟,人们就煮饭炒菜,到祠堂祭拜祖先。接着准备年夜饭,家里那个烹调技术最棒的人不可替代地掌勺。傍晚时分,年夜饭开席了,男女老幼济济一桌。酒是不可缺的,饮的是家里最好的酒。亲情在饭香里,在菜香里,在酒香里。

有人对过年进行解读,解读出疲劳和破费,也许对,但我总觉得:假如生活缺少这样的疲劳”和破费”那该有多乏味!

吃好年夜饭,妇女们忙着洗碗刷盆、收拾屋子,男人们忙着喝茶抽烟聊天看晚会,孩子们忙着在房前屋后放鞭炮。也许您会觉得潮汕人太男尊女卑,可是潮汕的家庭十有八九其乐融融。幸福的家庭不是道理上该怎样咋样,而是家庭成员觉得合适,觉得自在。您听,妇女们不是一边洗碗一边哼几句跑调的潮剧吗?她们的丈夫和孩子还觉得是天籁。

等到妇女们干完了家务活,夜已深了,她们陪着家人象征性地守了一会儿岁,就睡觉去了,她们凌晨要起来煮糖粥,准备斋菜,让男人、孩子祭拜祖先。

许多男人、孩子大年夜基本是闹通宵。电视里子时的钟声一敲响,男人、孩子大开门户,拿出准备好的鞭炮,噼噼啪啪地燃放起来。洗个脸,拿着香到村里所有的神庙和祠堂进香。家乡人有个说法:能在吴爷公庙或一世祖祠进第一柱香的,新年好运连连。进好香回来,家里的妇女已准备好祭品,男人和孩子就可以挑着去祠堂祭祖了。大年初一拜糖粥和斋菜,是颇有讲究的—糖象征生活甜美,斋象征虔诚。

大年初二,乡亲们还要祭祖,在日出后。村里有句俗语叫做—廿九(或三十)夜,初一早,初二案(晚)形象生动地总结了这三天的祭祖活动。

初三夜,乡亲们等老爷。在神明前献神马。让神明骑马从蟠桃盛会上飞回来。吴爷公庙前人头攒动,烟雾缭绕,锣鼓齐鸣,乡亲们在等吴爷公回来。夜里十一点一刻交到子时时,都会刮起一阵大风,大家都欢呼起来:吴爷公落来了!吴爷公落来了!主事的虔诚掷杯。需双胜杯。确认吴爷公参加完蟠桃盛会回来,尔时地贡。鞭炮、锣鼓震天响,迎接吴爷公回殿。紧接着,主事的掷杯。问村里人口、收成、六畜诸事,旁观者一边看掷杯。一边对照杯诗。见到吉杯诗。大家欢呼雀跃,见到不吉杯诗。大家齐诵:吴爷公保佑!

初四一早,妇女们就忙着祭拜全村所有神明,男人们则忙着抄年庚拜佛祖,求签诗祈福保佑平安,这是一种古老而朴素的草根信仰。从初四到正月末,都可以拜佛求全年签诗家乡人拜佛的佛门圣地很多,随各人意,玄山佛祖、黄光山佛祖、溪西佛祖、城仔佛祖、双过妮佛祖、摩天石佛祖…都有家乡人前往礼佛。每一处佛门圣地都人山人海,善男信女们都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谦让,互有碰撞都一笑置之,没有攻击性的语言和行为。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初九子时,村里理事会组织一些青壮年抬着吴爷公香炉前往家乡水源头—长戈水库请水,到各社头镇弧,祈求村里洁净平安。

正月十三,上年生男孩出月的家庭要上灯,祭拜祖先,祠堂悬挂莲花灯,摆灯桌请亲友入席。莲花灯一直上到营老爷后神明入庙落灯。生女孩的则不用,这是故老相传的习俗,女孩们不要有意见。

元宵节一晃就到,村里营老爷卯时,吴爷公和村里其他所有的神明的神像、香炉都抬出来,集中在南门吴爷公庙前。辰时出发,沿着村前公路,前往新村,午后回老村,先到学校,傍晚到南门。掷杯决定营东或营西路线不同,全村所有的神明按次序到各社头接受村民的祭拜,每个社头祭拜的时间约四五个钟头,村里社头还有东门、西门、北片、下埕、山仔,现在到十六傍晚才营毕,十六晚神明一般在最后祭拜的社头过夜,这个社头整夜演,十七凌晨卯时神明入庙。营老爷时,村里灯火通明,鞭炮震地,锣鼓喧天,各家各户精心准备祭品,心灵手巧的女子做雅粿一些未婚的外村男青年慕名而来,一为欣赏营老爷的壮观场景,二为寻找意中人。他们看到中意的雅姿娘或看到中意的雅粿就会多方了解该雅姿娘是否待字闺中或该家是否有待字闺中的雅姿娘而后托人上门求亲,以成就美满姻缘。

神明入庙后,家乡的年就过完了,家乡人带着家乡独有的年味出外赚食。

家乡的年味是传统的,乡土的,当下,她注入了许多新味道,本文里虽然没有说到,诸君可以想象得出。但真正吸引家乡人的是那朴素的风俗。

我离开家乡多年,家也安在工作地,每年我基本是回家乡过年。父母在时,这是理所当然的。现在父母已仙游,我们老兄弟约定,在家乡过年,这难能可贵。每每品尝着这浓浓、长长、真真的年味,都有一种的感觉。

就等大年三十放假,马上回家乡过年。

活血止痛吃什么
温州十佳白癜风医院
合肥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