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饰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2020-02-09 05:00:35  双城汽车网

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论的原理,在科学地阐述文学创作中环境与人物性格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总结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这一理论原则,也是林儿老师小说创作一贯遵循的美学原则。 前段时间,在拜读林儿老师的小说《大海滩上的小旅馆》(以下简称《小旅馆》)之后,准备写一篇学习体会方面的习作。在动笔的过程中,几易角度,中途换辙。其中留下一些支离破碎的文字。最近,整理桌面,想删掉又觉得可惜。因此就抱着“丑媳妇见公婆”的想法,把它拿来,作为引玉之砖,不当之处请作者和文友以予批评指正。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论的原理,在科学地阐述文学创作中环境与人物性格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总结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这一理论原则,也是林儿老师小说创作一贯遵循的美学原则。
所谓“典型”,巴尔扎克说:“‘典型’指的是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它相似的人们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是类的样本。”典型人物不仅具有他所处时代人群的共性,也具有区别于相似人物自身的个性。除了人物的典型化,还有环境的“典型化”,巴尔扎克如此表述:“不仅仅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有典型的阶段,而这就是我刻意追求的一种准确。”林儿老师在《小旅馆》中,把人物放在大海滩这个典型环境中,人物,情节乃至细节在都用典型化的手法处理,所有人物都与小旅馆千丝万缕,所有故事都在小旅馆这个舞台演绎。几者映衬,相得益彰,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生活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说,小旅馆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小旅馆,就是中国城乡改革开放的的一个缩影。因此说,小旅馆实际上就是浓缩了的一个大社会。
那么,作者究竟是如何成功运用典型化手法的呢?

一、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要求,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是恩格斯对现实主义手法的经典表述。纵观林儿小说创作,可以从社会研究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来探讨。我们来看看她的现实主义里程碑式的著作《小旅馆》的环境描写,“望着这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滩,她感到茫然。一种凄惶的楚酸又在心头隐隐泛动。”槐花一走出“小旅馆”,面对的就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滩”,“她是下最大决心来这里找丈夫的,丈夫已两年多没回家了……”“一个四处不靠的大海滩能有什么好女人?可丈夫一走就是两年多,渺无音讯、无影无踪。”在这里,作者把典型人物槐花置身在这样的一个典型环境里,然后再将她的性格作典型化处理。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滩”,人们难免会对槐花的命运寄予深深的同情,对故事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比如:写槐花的丈夫两年多没有回家,并且,渺无音讯、无影无踪。她“才下最大决心来这里找丈夫的。”“槐花现在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和丈夫见上一面。当然,她也做了最坏的打算。也许,这是他们见最后一面了,不管是好是坏,都要当面锣对面鼓地把事情说清楚。”这是表现槐花寻找丈夫的决心,也是人物典型性格的集中表现。
“想到这些,她便困惑起来,她不懂自己为什么会感到心痛,还恋着他吗?到底恋他什么?谈恋爱时不清楚,结婚时也不清楚,现在更模糊了。她走走停停,不知他在哪儿。想找个人问一下,可四周连个人影都没有。”这些心理描写,把人物的困惑,无奈,矛盾的心理特点表现极为鲜明,人物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她害怕起来,别说是找不到人,就是找到了,她该怎么说?她的思绪乱成一团麻。不!她不能退缩,她一定要找到他,这不仅是她对丈夫的挑战,也是对那个女人的挑战,她恨丈夫,恨那个女人,也恨自己。”在自身矛盾的对立中,刻画人物,人物的性格特点鲜明独特。
这样的结构安排,既为人物活动铺开了场景,又为故事情节的全面展开,人物性格的展示做了铺垫。
《小旅馆》是江山一部描写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转型时期,从都市到乡村,人们生活情态的作品,它刻画了一幅幅广阔的社会画面,包含着一部农村改革史和城镇发展史。作品从小说反映社会进程的高度,强调典型化必须从现实出发,在现实的细致观察中进行精确描写,详细而真实地描绘人物所处的环境,为槐花、老板娘等形形 的人物提供广阔的活动背景,从而使人物获得真实感与典型化的艺术效果。
在《小旅馆》中,作者以大海滩为切入点,对以小旅馆为中心的下层人物的命运进行多角度的人文关怀,展示了小旅馆的内外景、建筑到处都显出一派繁杂的气氛;院子、卧室、地板、陈设,无一不散发着“可疑的、光怪陆离的、似是而非的气味”。这般疑惑、乌烟瘴气的场景中所衍生出的居住者当然是低俗、丑陋的。小市民唯利是图、庸俗无聊便跃然字里行间,使人物性格与所处环境相协调。作者根据立意、根据作品的主题,根据人物性格的成长,根据概括实生活,表现主旨,揭示社会社会本质中的需要,描写的生活,塑造的典型环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刻画的人物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作者擅长于创造根植于现实土壤中的典型,钟情于立足现实的偶然,使人读来仿佛是不可思议的巧合,但它又似乎真切地存在着。
之外,此文作者心细如发,对每个人的性格塑造都各具特色,并且合乎生活的逻辑。人性和情感,慈爱与忍耐,这是艺术家的格局,这也是作者的格局。
在作品的结构方面,跌宕起伏的情节使得小说不仅仅抓住读者的心,读后久久难以释怀。开头悬念式的设计扣人心弦,然后抽丝剥茧一样一层层解开谜团。这种手法符合诸如人物丰满、情节跌宕、语言流畅、主题深刻、启迪心智,以及鲜明的时代特征等几大要素。这篇《小旅馆》显然都把握得非常精准,表达得十分到位,再加上作者卓越的文学创作技巧,深厚的文学功底,被评定为江山文学网的绝品,的确是名符其实。
大时代尽管沧海桑田,每个个体、每个家庭却都是血肉之躯、有情之物,无不提醒着我们对人、对个体、对生命、对爱的价值的怜惜和尊重。作品中,作者创作个性的回归体现在他善用人物形象,追求爱的坚韧、情的执着。这更是一种艺术态度的重新定位。
爱是一场永远的坚持,爱是一场永远的守候。而槐花做到了,这一场秘密埋藏这么久,终于揭开了面纱。槐花寻找爱人的结果,最终没找到自己的心爱之人,小说真精彩之处在于此:主人公虽然没找到爱情,却找到了事业,从中表现出作者的境界——对爱的追求,是建立在大爱,博爱的基础之上。人们对事业的至爱,才是人类爱的本质。如果离开了这种层面的爱,即使以身相许,至死靡它,“爱”也只不过是抽掉真实内容的一个空洞的概念;即使长篇累牍,浩若烟海,又有什么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可言呢?因为人的爱,除了爱人,还有更高层面上的对事业,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这才是最高意义上的爱,这才是爱的真正价值所在。这样的爱,才值得人们去为之付出一生的代价!这样的情节让人唏嘘不已。这样的主题让人倍受启迪,这才是文学艺术的宗旨,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正能量!
爱恨之间是一场无言的相守,更是一种无畏的寻找,或者是为之付出一切的奉献!佩服作者的笔力,将一场爱恨交加的小说写得凄美而不凄惨,离奇而不离谱。让人欲罢不能,读罢久久难以忘却。

二.以小见大的手法
1.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文学描写的焦点和视觉兴趣中心,它既是作品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设计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面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
在文学创作中对立体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局部到见证整体的表现手法,给设计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2.选取典型场景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这再现的只是“典型环境”的一部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来突出人物则是林儿的过人之处。什么是有代表性的场景呢,在小旅馆里,集结着一群放荡不羁、寻欢作乐的男女,而老板娘既是高不可攀的女皇,又是那样的放荡,风骚。但等到面具褪去,她一人回到房间时却只有黯然神伤、孤单寂寞,如此具有强烈对比性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体现了作者在选择典型场景上的不凡功力。除此之外,集有众生相的小旅馆代表着整个大海滩下层社会,而小旅馆与两个相对立的典型环境,不仅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通过主人公槐花活动于其中,经过她所目睹到的下层社会的贫穷,落后的社会现实背景下,小人物身上闪光的特质,从而,寄托作者的美学理想。由此看来,作者主张要紧扣环境来表现人物,环境的变化促使人物的发展,而典型人物又使环境具有了典型特征,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矛盾说过:“典型性格的刻划永远是艺术创造的中心问题”,林儿在对人物的典型性格进行刻画时,采用了多种手法,这些手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三.个性寓于共性
巴尔扎克曾说过:“典型是类的样本。”在他看来,每个文学形象都应有其鲜明的个性,但首先他必须拥有与他所共处同一时代人们的共性,否则人物就失去了真实感。而鲜明的个性对每个人物来说又是如此重要,如果人人千篇一律,毫无变化,那么作家的创作就失去了价值,因为它不会给读者留下任何印象,甚至难以吸引读者的注意。还因为每个人都有独具的、非一般化的性格, 有独自的生活环境、经历、教养、信念、感情、作为、语言甚至癖好。”《小旅馆》中显示出每个人对外界感受理解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 描绘出林林总总的众生相, 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人生图景。林儿笔下众多独特的人物性格,让我们体味了人生百态,思索社会与人生的奥秘。但是这些独特的性格绝非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内在情感与其同时代人有着相似的因子,人人都身处于一定的时代与社会中,就不可能不受到时代大潮的影响。 老板娘有别于文学史上任何一个女主角的典型, 但她不仅仅是她自己, 通过她反映了大海滩在内的广大中小产阶级的理想及爱情的追求。
四、“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小旅馆》的老板娘“这就是所谓的这样一个人:她的头是广东的,脚是山东的,鼻子是浙江人的,眼睛又是福建人的,脾气性格是陕西的……杂取种种人,或者杂取人的种种,都是小说塑造人的常见方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完全的拿现实中的一人做原型,有是有的,但毕竟少,而且容易对号入座,惹上不必要的官司——小说家连这一点也不能避免,恐怕也做不长久了。”
《小旅馆》老板娘的形象塑造无疑是虚构的。但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典型于生活的艺术创造,谁又说这是假的、空的、大的、没有真情实感的文学形象呢?这种文学艺术,恰恰是语言和思想的精华!
艺术的使命是将自然的、分散的生活现象,真实的细节,经过典型化,组成一幅统一的、完整的生活图画。作者林儿老师采用艺术综合的手法来塑造人物,“为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就取这个模特儿的手,取另一个个模特儿的脚,去这个的胸,取那个的肩。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这个人体里去,把它描绘变成真实”。这种“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做法,使《小旅馆》中的人物从肖像到性格都具有鲜明、突出的特点,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对一些性质相同的性格分析比较提炼, 把分散在各现实人物身上鲜明而具普遍性的性格特征通过艺术想象、虚构融合在一起,使槐花,老板娘等个性鲜明的人物,成为独一无二的,更具代表性的,融合了作者理想与 的典型人物。

五、陌生化语言的运用

“陌生化”的概念俄国什克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一种手法》中提出的,它要求对日常语言进行异化加工,甚至以“施暴、扭曲、变形、拉长、缩短等方式使日常语言成为新鲜的陌生化语言。”文学活动的目的是要使人从自动化和无意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体验和感受世界的奇特和新颖性,从而唤起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敏感和对事物的审美体验。为了获得这种新鲜如初的审美体验,林儿老师打破了习惯感知的自动性,采取陌生化的方法创造新鲜感。小说《小旅馆》讲述老板娘等人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和语言进行了“变形”处理。比如:
“好啊,别说捂脚,老娘这儿还有奶喝。”“说着,她猛一把揪着黑脸男人的耳朵,黑脸男人驴叫般的喊着,连连求绕。老板娘哈哈大笑着说:‘老娘我怕过谁啊,想闻骚味,到圈里抱老母猪去!’”一个大胆泼辣,野性十足,甚至“骚兮兮”的形象如在眼前,举手可触。
“你狗日的走运,今天客人不多。来人啊,拿绳子和棍子来。”这哪是老板娘,简直就是男人婆,母夜叉!
“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天高皇帝远,开个小旅馆成了贼窝,谁还敢来住宿?不立下个规则,生意也没法做。”不知为什么,老板娘说话口吃起来。这种手法,在于表现老板娘心细如发,张弛有度,内外有别,管理有方。
“拿着吧,这是此地的规矩。打你是为了让你记住,做人不能失去尊严,这里虽然是荒无人烟,但容不下三只手!”叫人既佩服,又感激,还受益终生。
“好意思吗?你他妈是男人就得站着尿,伸手讨人的没出息,做贼偷人的更不是东西。没本事就别来海滩上闯荡,省得丢人现眼。”好有个性,掷地有声的语言!
“哭什么?兴许会逼出一条好汉来。”随即,她叫喊起来:“宋妈,把衣服和钱给他送去。”这些做法,岂止是老板娘,简直是循循善诱的师者。
这个女人……究竟是什么东西?说她是人,不象!说她是鬼,又不是鬼……老板娘轻轻地挽起她的胳膊说:“这地方,就这样子,以后你住久了,就习惯了。不说这些了,我们吃早饭去吧。”极为形象的变脸术,叫人琢磨不透。
“槐花姐姐,你听我说,路生在世时,时常说到你,说你性子软,经不住剌激。我……我也怕你一时受不了,不敢告诉你。每月给你汇钱的都是我,我想等过一些日子去你家里一趟,可越拖我却越不敢进你家门……”前倨后恭,外刚内柔,极具个性。
总而言之,将一些日常语言“陌生化”了,增加了读者的感知度,延长了感受的过程,从而取得了“陌生化”的效果。将读者的目光停留在老板娘等人的行为上,表达了老板娘那种“时蛮”而又“柔情似水”的性格特点,“蛮”中又透露着办事的果断坚决,柔中又含着风情万种。
综上所述,以一隅之见,林儿的“典型化”理论既深刻又精辟,典型化手法精湛而又匠心独诣,概括生活经典而又独特,主题的提炼集中而又深刻。在这方面,是她对江山文学乃至网络文学的杰出贡献。凡此种种,皆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并将其发扬光大,进而开辟出网络文学的新天地。
附:《大海滩上的小旅馆》原创地址链接

共 5689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典型化”理论,是现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的一个新的理论话题,是现代文学创作中比较流行的创作技法。所谓的“典型化”,就是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材料,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在艺术加工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现象来。本篇文章,作者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以小见大的手法 ”、“个性寓于共性”、四、“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陌生化语言的运用”几个方面,运用“典型化”理论对原作《大海滩上的小旅馆》进行剖析,让我们从中即可欣赏到原作中优美的故事情节与原作者热爱生活、提炼生活,创造生活美的精湛创作技艺、独具的匠心,同时,也让我们欣赏到作者对“典型化”理论的深刻的理解力、精巧的运用力和娴熟驾驭文字的能力。一篇值得推广和学习借鉴的文字。推荐广大读者朋友鉴赏学习。【编辑:彩石桥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912 5】
1 楼 文友: 2014-09-12 17:09:02 推荐读者朋友欣赏阅读学习。问好,祝秋安。
回复1 楼 文友: 2014-09-15 10: 7: 8 谢谢彩石辛勤编辑!远握。
回复2 楼 文友: 2014-09-15 10: 8:26 谢谢铁鹰老师的鼓励。问好!
 楼 文友: 2014-09-12 19:41:14 欣赏晚霞老师富有新意深意的赏析佳作。问候,祝秋瑾。
回复  楼 文友: 2014-09-15 10:4 :28 谢谢丹枫的鼓励,这只是我学习林总美文的作业,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批评喔。
4 楼 文友: 2014-09-12 19:4 :57 贴近生活的思想手法,富有深意的剖析佳作。问好。
回复4 楼 文友: 2014-09-15 10:44:41 谢谢丹枫老师支持与鼓励。问好!
5 楼 文友: 2014-09-12 22:11:58 的确是吃透了原文,视觉高远,拜读欣赏
回复5 楼 文友: 2014-09-15 10:46: 7 谢谢灿若舒锦老师支持与鼓励!一篇习作,请多批评。谢谢!
回复6 楼 文友: 2014-09-15 10:48: 1 谢谢彩石的支持,问好!
7 楼 文友: 2014-09-1 00:05:54 恭喜社长没问获精,遥祝开心快乐!
回复7 楼 文友: 2014-09-15 10:49:14 谢谢支持,问好!
8 楼 文友: 2014-09-1 05:4 :57 精品佳作,读之悦心,品之收益。
通过作者深入浅出的剖析,让我们领会了什么是【 典型化 的理论】,受教了,问好作者!
回复8 楼 文友: 2014-09-15 10:58:24 谢谢荷韵静幽老师的精彩点评,我们共同探讨,学习林总的写作技巧吧。
9 楼 文友: 2014-09-1 08:16:40 这篇(典型化)赏析,五个方面分析很到位,作者都能掌握住这些要素不愁写不出精品文章来。作者都要从生活中寻找和发现文学创作主题、情节、语言,寻找生活之源,发现时代之光,让作品贴近时代,触摸时代的脉搏。贴近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贴近百姓,体味百姓的情感。恭喜摘精,期待更多精品呈现。
回复9 楼 文友: 2014-09-15 11:01:09 谢谢诗词老师的精彩点评,谢谢您的大力支持!问好!
10 楼 文友: 2014-09-1 11:01:42 欣赏晚霞精美赏析并琳儿精美作品,美文荐美文,双重收获,双重赞誉,祝二位行文愉快,也祝二位成为江山十大美才女呀!【天涯馨儿】拜访
回复10 楼 文友: 2014-09-16 10:00:55 谢谢先生支持与鼓励!才女不敢当,晚霞会继续努力,谢谢!舒尔佳的效果怎么样
妇科千金片效果怎么样
中山妇科医院地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