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何时从功利中抽身
2020-07-09 20:04:19 双城汽车网
目前不少陶瓷产区遭遇电荒,地方政府堂而皇之的理由仍然是要保民生、保支柱产业;今年以来,长葛、当阳等地货车排起了长龙,产品供不应求;偶遇几家高端品牌企业的老总却叹气最近产品在市场上受挫;不久前,笔者返回四川故乡,汽车、火车轮番周折,沿途大大小小的民宅、公寓、大厦,由钢筋、水泥构筑,由玻璃、陶瓷包裹的建筑形态,千篇一律,如出一辙,像火柴盒子散落在山间原野。
这是个奇特的现象,难解的方程。智者见智,研究者众多,笔者追本溯源,有一愚见。
中国古代建筑,开池凿石,绝不突兀,重帘叠瓮,致力融合。伦理规范与审美标准、理性精神与浪漫思维、哲学理念与宇宙意识,共同寄寓在一砖一瓦之中,构成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 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与自然浑然一体,仿佛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这个时代,作为现代文明代表的城市街道在苍茫大地上迅速扩张,作为古典文化象征的田园牧歌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地域特征、民俗风情、人文传统和历史积淀,全都隐匿不彰。
刚刚从物质匮乏的恐惧里解放出来的人们,不可避免导致日常生活的诗意消解,更何况如今功利主义像瘟疫一样流布甚广。五千年来,六十年来,追求 同一律 的群体主义倾向,固化了思维模式,禁闭了审美自由。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 勒庞在《乌合之众》指出的那样,是一种 群体性催眠 , 感性的、本能的情绪特别容易传染,而理智的、冷静的情绪在群体中丝毫不起作用 。这种流毒,体现在建筑上、装饰中、家居里。
一座座挺立的城市,一幢幢挺立的大楼,损失了太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上的成就。这是物质世界里的建设,却是观念世界中的破坏,直接导致一座座低价值城市、一幢幢低美感大楼的出现。
作为现代建筑必不可少的装饰,陶瓷仿佛是建筑的脸面,成为我们生活空间不可分离的部分。虽然铺在地下、贴在墙上,但触目可及,触手可摸。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觉构成生活世界的基础。我们的思想、爱好和忧虑,都以被知觉物为转移。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陌生人,而物则提供了我们认识自己的镜子。作为实实在在影响观念与审美的陶瓷,实在不该作为一种聊胜于无的修饰,而是作为一种营造和谐、优美、健康人居的物质支持。我们的城市、楼房、家庭,如果缺乏一种人文气息的温情,那不过是一间暂时寄寓的宾馆罢了。所以说,陶瓷在实用性之外,还是作为一种精神证物而存在。
实用的态度,和审美的态度,带出不一样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模式。陶瓷产业被功利主义裹挟已久,只能生产搭建物质世界的 砖 家,没能产生贡献生活理念的专家。所以,随处可见陶瓷,竟然被人熟视无睹,成为一个关注度极低的产业。
陶瓷,如何在建筑中彰显自身,如何构筑起现代家居的诗意追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举过一个经典性的比喻 庙成石显 与 斧成石亡 :在实用态度中,物并不以其感性的特质而是以其对人的实际用途而引起人们的兴趣,斧头作为器具被有用性与适用性所规定,物的感性特质消失在有用性中,即 斧成石亡 对神庙来说,石头的感性特质不仅不会被隐匿,反而在整体氛围中越发得到强化,并与其他因素一道显现出神庙的神奇与庄严,即 庙成石显 。
即是说,陶瓷装饰的生活空间,必然是一个整一的生活世界、价值世界,必然是能将主体观念带入的审美世界,而非高度客观化、片面化的物质世界。赓续传统、抚慰心灵、诗意栖居,必然来自富有人文气息与价值坚持的物质产品的意向性的指认。这样,陶瓷才能从功利中抽身,在实用中浮现。
诚然,世人皆浊我独醒,需要勇气和坚持。
但这是一个应当也值得憧憬的未来图景。
沧州去哪里看白癜风沧州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沧州白癜风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