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荆州失荆州访荆州计划
2021-11-26 05:20:50 双城汽车网
借荆州 失荆州 访荆州
□张书贞
12月14日,部一行告别当阳关陵,沿着关羽失荆州、败麦城、最终身葬当阳的路线前往“荆州”,探访这座颇具传奇色彩的古城。
近中午时分,我们到达荆州古城,城外一衣带水的护城河依然碧水荡漾,古城在烟雨朦胧中更显神秘。正当我们准备跨桥入城之时,桥头右侧一通龙头石碑引起我们的注意,起初我们以为是介绍荆州古城的石碑,走近才发现,其上刻所刻内容是介绍入城之桥的,原来此桥修建于清乾隆年间,桥为九眼拱桥,故名“九龙桥”,也称“九眼桥”,细看这座桥,桥面虽是用现代沥青铺砌,但桥栏杆上的浮雕确实为清代时所雕刻,且桥下的拱洞依然保留清代时原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九龙桥对岸就是巍峨的古城墙,远远的便看见城墙上“荆州”两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而城门上方另有一块匾额上写着“荆州城”三个字,字体苍劲有力、颇具艺术家风采。穿过城门入城,然后向北走,不远处另有一座城门,城门左侧立有一通黑色大理石材质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碑,上书“荆州古城墙”,碑之背面为古城墙及古城简介,城门上方建有双层歇山式的城楼。我们很是奇怪为何相距如此之近会有两座城门,带着疑惑我们穿过此道城门再一次出城,城门内铺砌的青石已经被踩踏的相当光滑,甚至能看到清晰的车辙印。
随后我们步出城外,赫然发现此道门外是一座略成四方形的瓮城,城门上方的匾额上书有“寅宾门”,城楼则为“宾阳楼”。细看寅宾门的简介,原来此门也叫东大门
,是古荆州城的主门之一,亦是古时候迎接达官贵人之门。现存的荆州古城墙及城门大多为明清时所重修,除保留原来的六道古城门外,为适应现代交通需要,又另开通三道城门以便车辆出行,连接九龙桥的城门则是其中之一。
来到荆州我们不由得想起两个历史典故:“刘备借荆州”及“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借荆州是说赤壁之战后,荆州被魏、蜀、吴三国刮分,吴国都督鲁肃极力劝说孙权联刘抗曹,故提出让孙权出借吴国占领的部分荆州之地于刘备,以稳固刘备势力联合抗衡曹操,孙权应允,固有“刘备借荆州”一说。随后刘备便派关羽驻守荆州,然因关羽判断失误,过于相信孙刘联合抗曹的盟约,贸然发兵北攻樊城和襄阳,致使后方兵力空虚,被孙吴乘虚而入,蜀国镇守了十年的荆州失守,关羽最终“大意失荆州”。
作为凭证。 据载,当年东吴水师攻入荆州走的城门就是现在的小东门,三国时称“公安门”,位于古城墙的东北角,小东门外只有水路可走,只能靠乘船入城,而现在小东门城门外依然如故。
也许是为纪念和追悼当年关羽镇守荆州之功过,荆州市政府在小东门外、护城河对岸修建了关公义园,并在园内塑造了关羽巨型铸铜雕塑,关羽手执青龙偃月刀、战袍胡须随风飘扬、注视城外,仿佛依然在捍卫着荆州城的安危。雕塑高48米,基座高10米,总高58米,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关羽塑像。
荆州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一定地位、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概是因为此地在三国时期是魏、蜀、吴相互争夺之地。魏得荆州则可一统北方、南下灭吴、西向抗刘,蜀得荆州则能北向抗曹、南向抵吴,吴得荆州则确保进可北攻、退可成南防之势,故此荆州因其地理位置和富庶民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广州妇科治疗医院保定妇科医院哪家好
铜仁治白癜风医院
- 上一篇:保山市民政局圆满完成格化入户宣传工作物业
- 下一篇:偷来彩票去兑奖笨贼自投罗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