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宫br长篇小说阿宫是我的第10部书
2020-02-01 13:22:30 双城汽车网
关于《阿宫》
长篇小说《阿宫》是我的第10部书。写作只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在晚上、礼拜天或节假日写出来的。上班时间我从不写作。一是因为拿国家俸禄,当以工作为重,不能精力外移;二是不想让人说闲话。尽管如此,还有人说:“他上班时间不写,可谁能保证他没在想啊?”我无法证明自己上班时间想了还是没想,所以只能更加低调。作品出版了,获奖了,我很少告诉工作圈子里的人。解放前有“地下工作者”,朋友笑我是“地下写作者”。没办法啊,既想把工作干好,又不想放弃业余爱好,就得少说话,多干事,不张扬。
我的老家富平――也就是书中的“频阳”,人杰地灵,出过许多历史名人,如秦代大将王翦、王贲父子,关中鸿儒李因笃,吏部尚书孙丕扬,“诤臣”监察御史杨爵等。富平独一无二的戏曲剧种——阿宫腔,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传,项羽火烧阿房宫之后,逃亡的宫女将宫廷里的一种曲调带到了民间,历经两千年演变,逐渐形成了阿宫腔。
陕西地域文化深厚,因此也造就了如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这样的文学大家。地域文化影响着一个作家的创作方向、叙述语言,甚至艺术风格和价值取向。《阿宫》看似在写上千年来民间阿宫腔艺人的人生境况,但它并不局限于阿宫腔,而是将阿宫腔作为一个载体,一个框子,里面装的是上千年来关中历史演绎进程中“小人物”的沉浮悲欢,以及关中渭北的地理人文和风土人情。但是,由于自己笔力不逮,“框子里”装的东西还不够多,不够沉,只是一些“文明的碎片”。但我想,这些碎片,从某些角度也能折射出关中地域文化的光芒。
《阿宫》很不好写。因为没有哪一个主人公能活两千年,也没有哪一个故事可以演绎两千年。所以,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不是某一个人物,而是“阿宫腔”。小说各章相对独立,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章与章之间的人物相互牵连,故事也藕断丝连。所以,单章可以当作短篇读,组合在一起就是长篇,跟拼图画一样;又跟缝衣裳一样:先将布料剪成块片,然后拼在一起,用针线细密地缝缀起来。《北京文学》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已经刊发了《桃花刀》、《墨面客》两个章节,《中国作家》也以《阿宫五章》为题,刊发了其中的另外五个章节。
去年冬天,有几个朋友向我索字,我没有练过书法,很是为难,但朋友再三索要,推脱不掉,便买回笔墨纸砚,硬着头皮写了几幅。家什既然买来了,闲着也是浪费,便开始胡乱涂抹。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上小学的时候,暑假挖药材、逮蝎子,卖了钱,到镇上买回纸笔和颜料,胡乱画过几年。后来一忙,就再也没有动过画笔。事隔几十年,又重提画笔,感觉异常新鲜。修改《阿宫》书稿期间,一时心血来潮,画了几幅阿宫腔戏曲中的人物,便成了“阿宫九美图”。封面上的“阿宫”二字,也是我题写的。为自己的作品插图题字,不好也不要紧,咱又不是书法家、画家,没有心理负担,只图一乐,想必读者也不会耻笑。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遗憾。但是,作为一个在外游子,能为宣传家乡的阿宫腔艺术尽一点微薄之力,我心里稍感欣慰。
在我回乡探亲、研究阿宫腔艺术的过程中,得到了富平县委县政府、宣传部、文化局、县作协和阿宫剧团的大力支持;潘桃清、魏建文先生等阿宫腔老艺人热情介绍情况,提供资料。特别是国家一级编剧曾长安先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珍贵的参考资料。曾长安先生对阿宫腔情有独钟,长期致力于阿宫腔的创作与研究,先后创作了《两家亲》、《三姑娘》、《四季歌》、《五味十字》、《大秦将军》等戏剧作品,获得广泛好评。在此,向为我创作提供各种帮助的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向那些致力于阿宫腔研究与创作、支持和保护阿宫腔艺术的人们表示深深的敬意!祝愿我们古老的阿宫腔艺术能迎来一个新的繁荣的时代! 共 150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介绍了作者写作长篇小说《阿宫》的过程。阿宫是阿房宫宫女流传出来的一个唱腔,作者写的是这个戏曲的历史故事。小说各章相对独立,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章与章之间的人物相互牵连,故事也藕断丝连。所以,单章可以当作短篇读,组合在一起就是长篇,跟拼图画一样;又跟缝衣裳一样:先将布料剪成块片,然后拼在一起,用针线细密地缝缀起来。这样的写法无疑是独特的,可以把一个地方唱腔的发展过程的人物故事都写出来。欣赏。问好。【编辑:兰陵美酒】阜阳牛皮癣专科医院下肢静脉血栓能治愈吗宿迁妇科医院地址
长篇小说《阿宫》是我的第10部书。写作只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在晚上、礼拜天或节假日写出来的。上班时间我从不写作。一是因为拿国家俸禄,当以工作为重,不能精力外移;二是不想让人说闲话。尽管如此,还有人说:“他上班时间不写,可谁能保证他没在想啊?”我无法证明自己上班时间想了还是没想,所以只能更加低调。作品出版了,获奖了,我很少告诉工作圈子里的人。解放前有“地下工作者”,朋友笑我是“地下写作者”。没办法啊,既想把工作干好,又不想放弃业余爱好,就得少说话,多干事,不张扬。
我的老家富平――也就是书中的“频阳”,人杰地灵,出过许多历史名人,如秦代大将王翦、王贲父子,关中鸿儒李因笃,吏部尚书孙丕扬,“诤臣”监察御史杨爵等。富平独一无二的戏曲剧种——阿宫腔,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传,项羽火烧阿房宫之后,逃亡的宫女将宫廷里的一种曲调带到了民间,历经两千年演变,逐渐形成了阿宫腔。
陕西地域文化深厚,因此也造就了如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这样的文学大家。地域文化影响着一个作家的创作方向、叙述语言,甚至艺术风格和价值取向。《阿宫》看似在写上千年来民间阿宫腔艺人的人生境况,但它并不局限于阿宫腔,而是将阿宫腔作为一个载体,一个框子,里面装的是上千年来关中历史演绎进程中“小人物”的沉浮悲欢,以及关中渭北的地理人文和风土人情。但是,由于自己笔力不逮,“框子里”装的东西还不够多,不够沉,只是一些“文明的碎片”。但我想,这些碎片,从某些角度也能折射出关中地域文化的光芒。
《阿宫》很不好写。因为没有哪一个主人公能活两千年,也没有哪一个故事可以演绎两千年。所以,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不是某一个人物,而是“阿宫腔”。小说各章相对独立,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章与章之间的人物相互牵连,故事也藕断丝连。所以,单章可以当作短篇读,组合在一起就是长篇,跟拼图画一样;又跟缝衣裳一样:先将布料剪成块片,然后拼在一起,用针线细密地缝缀起来。《北京文学》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已经刊发了《桃花刀》、《墨面客》两个章节,《中国作家》也以《阿宫五章》为题,刊发了其中的另外五个章节。
去年冬天,有几个朋友向我索字,我没有练过书法,很是为难,但朋友再三索要,推脱不掉,便买回笔墨纸砚,硬着头皮写了几幅。家什既然买来了,闲着也是浪费,便开始胡乱涂抹。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上小学的时候,暑假挖药材、逮蝎子,卖了钱,到镇上买回纸笔和颜料,胡乱画过几年。后来一忙,就再也没有动过画笔。事隔几十年,又重提画笔,感觉异常新鲜。修改《阿宫》书稿期间,一时心血来潮,画了几幅阿宫腔戏曲中的人物,便成了“阿宫九美图”。封面上的“阿宫”二字,也是我题写的。为自己的作品插图题字,不好也不要紧,咱又不是书法家、画家,没有心理负担,只图一乐,想必读者也不会耻笑。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遗憾。但是,作为一个在外游子,能为宣传家乡的阿宫腔艺术尽一点微薄之力,我心里稍感欣慰。
在我回乡探亲、研究阿宫腔艺术的过程中,得到了富平县委县政府、宣传部、文化局、县作协和阿宫剧团的大力支持;潘桃清、魏建文先生等阿宫腔老艺人热情介绍情况,提供资料。特别是国家一级编剧曾长安先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珍贵的参考资料。曾长安先生对阿宫腔情有独钟,长期致力于阿宫腔的创作与研究,先后创作了《两家亲》、《三姑娘》、《四季歌》、《五味十字》、《大秦将军》等戏剧作品,获得广泛好评。在此,向为我创作提供各种帮助的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向那些致力于阿宫腔研究与创作、支持和保护阿宫腔艺术的人们表示深深的敬意!祝愿我们古老的阿宫腔艺术能迎来一个新的繁荣的时代! 共 150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介绍了作者写作长篇小说《阿宫》的过程。阿宫是阿房宫宫女流传出来的一个唱腔,作者写的是这个戏曲的历史故事。小说各章相对独立,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章与章之间的人物相互牵连,故事也藕断丝连。所以,单章可以当作短篇读,组合在一起就是长篇,跟拼图画一样;又跟缝衣裳一样:先将布料剪成块片,然后拼在一起,用针线细密地缝缀起来。这样的写法无疑是独特的,可以把一个地方唱腔的发展过程的人物故事都写出来。欣赏。问好。【编辑:兰陵美酒】阜阳牛皮癣专科医院下肢静脉血栓能治愈吗宿迁妇科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