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

彭安宁老师一路走来已有七十六个年头

2020-03-12 18:55:25  双城汽车网

摘要: 彭安宁老师一路走来已有七十六个年头,在他银发满头的时候,他对自己几十年的创作进行了一番梳理,精心选出几十篇文章,辑成这本《旅途私语》。
一路沧桑一路歌
——彭安宁散文集《旅途私语》读后


彭安宁老师一路走来已有七十六个年头,在他银发满头的时候,他对自己几十年的创作进行了一番梳理,精心选出几十篇文章,辑成这本《旅途私语》。
《旅途私语》是彭安宁老师的第一本散文集子,虽然说不上厚重,却是彭安宁老师的一生心血。人在旅途,七十六年要留下多少足迹?往事如烟,多少事随风而散,留在记忆中的才是最珍贵的。
彭安宁老师将自己的集子取名《旅途私语》,我想是别有深意的,私语者,不求广闻于天下,但求述说有知音。所以我在读彭安宁的《旅途私语》时,就是怀着知己的心情来阅读的。
说起来和彭安宁老师相识也有几十年了,那阵我还算是个文青吧,和彭安宁老师所在单位的文学爱好者常有交往,因彭安宁老师年长,加之性格较内向,行事稳重,如同一位严肃的兄长,彼此间多了一份拘束,少了一点洒脱。因此,对彭安宁老师过去的经历知道得并不多。直到最近读《旅途私语》,透过字里行间,对彭安宁老师的过去才有些了解。
彭安宁老师出生在四川遂宁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其父精通四国语言,曾任国军电台台长,临解放时随军起义,后从教直至病终。受家教影响,彭安宁老师青年时代即喜爱文学,17岁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闲遐时学写民歌、散文,偶有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在那个年代,像彭安宁这样身背家庭包袱重压的年轻人,日子都不大好过,即使是你只想好好教书,业余写点文字,过个平安日子也很难。
彭安宁老师一路走来,先后当过教师、工人、干部,路途坎坷,加之爱人早年病逝,自己一人拉扯两个女儿并将她们培养成人,可以说在人生的旅途中是吃尽了苦头,留在他脸上的只有岁月的沧桑。在艰辛的路途中,彭安宁老师并没有消沉,颓废,他以笔代喉,一路走一路歌,写下了一篇篇真情文字,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有了这本《旅途私语》。
写作带给他极大的快乐和无限的慰籍。


《旅途私语》这本集子收录了彭安宁老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的数十篇文章,有记游的,如《“桃花源”记游》;有写景的,如《龙池听泉》;有叙事的,如《晨曦》;有描物的,如《蝴蝶》;还有杂文随笔,如《由骂死王朗想到的》等。细细读来,如品青城毛峰,需屏心静气,作深呼吸,一口入喉,慢慢下咽,方能品出味道,找出感觉。
读《旅途私语》,第一感觉是彭安宁老师是写景状物的高手。
《旅途私语》中有很多篇文章都是旅游散文,读这些文章就如同与他一同行走在这些风景如画的景致之中:“车到古城村,我们沿着蜿蜒的山乡公路前行,遍野红霞般的桃花聚凝成了浩瀚无边的花海,春风摇曳,微波细浪,涟漪般的向你涌来,把人置于紫雾彩霞的花海里。这时我才领悟到唐代诗人吴融翁‘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着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的妙处。”(《“桃花源”记游》)。如此精致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随着作者的脚步漫步在桃林之中,享受春天带给我们的美景。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引人入胜吧。
类似的写景在《龙池听泉》中还有更精彩的描写:“此时,山中万籁俱寂,惟有泉声浸着月光,别有一番风韵。深夜,泉声格外清晰。白日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辨不同的音韵和层次来。有高亢的,有低沉的,有雄浑的,也有清脆的,水窜岩石,如摇铃击罄,淙淙作响,清脆圆润;柔曼如琴的细流,缓缓地淌过草丛,似月琴拨动,如歌如诉;那石缝岩穴中渗漏的滴泉,叮当作响,如鸣环佩,又似珍珠落于玉盘,岩穴之中合璧低鸣,余音袅袅;忽闻远处瀑布水声如雷,似如高山之巅倾倒而下,使人心田震撼。”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可是在彭安宁老师的笔下,用耳朵也能听出如此美景,听出一幅美妙的山水画来。


读《旅途私语》中的文章,可以看出彭安宁老师有比较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因此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无论是记游、叙事、还是言论,都能驾轻就熟地操控文字,或行走于现实,或沉思于历史,在现实的叙述中能旁征博引地引用历史典故和古典诗词;在追思古人的时候,又能触类旁通地反观现实,给世人以警醒。
《松茂古道抒怀》一文就是《旅途私语》文章中比较能体现彭安宁老师写作风格和写作水平的优秀篇章。
《松茂古道抒怀》文章不长,在不长的篇幅中,作者既介绍了松茂古道的历史,又介绍了松茂古道沿途的民情风俗,特别是对岷江上的“漂二哥”和羌族姑娘的情歌对唱,描述得十分生动有趣:
一个剽悍黝黑的漂二哥站起来,嘴里飞出了一串歌:
花中妹儿生得娇,好比桃树嫩蒿蒿,
我若是根青藤子,慢爬慢爬缠住腰。
花丛中的几个姑娘伸出头来,脸儿羞得红扑扑的,但毫不示弱的开口唱到:
哥哥拆垛在河中,安全生产莫放松,
要是一脚踩漂了,谨防绊个倒栽葱。
这样生动有趣的章节,在《旅途私语》中惜乎少了一点。
文章在描写了岷江河上的情歌对唱后,又介绍了羌寨的篝火晚会,以及歌庄、皮鼓、羌笛、咂酒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风情,让人大开眼界。随后文章又笔锋一转,将画面拉回古代,将松茂古道上发生的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从三国马超护守都江堰讲到唐朝羌女樊梨花镇守镇江关,再到红军转战松潘古城。如果没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较高的驾驭文字的能力,是很难将这些材料恰到好处地组织在一篇短文中的。

《旅途私语》中收录的文章是彭安宁老师几十年的心血之作,由于时间跨度比较大,写作年代不同,个人阅历时段不同,体现在文章上就有质量的高低,风格的差异,并非篇篇都是精彩之作。个别篇章或许还有为追求华美而堆砌辞藻的倾向。
从整体上来看,《旅途私语》中的文章稳重有余,活泼不足,多了点老成,少了点幽默,这可能跟彭安宁老师内向沉稳的个性有关,抑或还跟他一生坎坷的经历有关。作为读者,我们当然希望彭安宁老师的文章如能再增添一些机智、风趣、幽默的文字,使大家在读的时候更加的轻松快乐,那是最好的了。不过,看着一路走来已是满面沧桑的彭安宁老师仍然笔耕不缀,仍然在引亢高歌,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

共 2 6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本凝聚作家心血的散文集,本文从作品内容、创作意图、写作风格等方面,饱含深情地解读彭安宁老师的精心之作。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作品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描写、欣赏老师的博学和驾驭文字的超凡功力,更是欣赏到老师人格的魅力、沉稳的性情、丰厚的人生阅历和娴熟的写作技艺。全文条理清晰、文字优美、声情并茂,一路沧桑一路歌。欣赏阅读。【编辑:琴声悠扬】
1 楼 文友: 2014-04-06 15:27:52 了解一本内容丰富、描写精彩、纵横古今的散文集,认识一位饱经沧桑仍矢志不渝的好老师,一位笔耕不辍,人格闪光的好作家。
欣赏本文结构有条不紊,细腻深情作品赏读。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2 楼 文友: 2014-04-06 17:57:12 谢谢琴声悠扬。勃起功能障碍是什么原因
颈动脉斑块的治疗
月经量多该吃点什么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