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力

等生命垂危时

2020-02-10 19:59:15  双城汽车网

毕淑敏:等生命垂危时,再来讨论死亡就没力量了 http://www.frguo.com/ 2015-10-22 中国新闻网

毕淑敏。中新网记者 富宇 摄

中新网10月21日电 著名作家、心理专家毕淑敏近日作客中新网视频访谈,就作品题材为何多涉及 死亡 做出了解释。她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要用平常心对待,让生命过得更有意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会让死亡的过程,变得比较平顺。

毕淑敏创作的《血玲珑》、《拯救 》等多部作品都与死亡有关。为何钟情于死亡题材?毕淑敏解释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一件不可避免之事, 逃避、害怕、诅咒甚至去把它污名化、让它被排除在日常讨论之外,都不明智。 因为这是你必然面对的一件事,还是用平常心,将它正常化为好。

在毕淑敏看来,讨论死亡问题还有更重要的落点,就是应该怎么活着。 生命在一天,你就有一天的主动权,你知道它是有一个限期的事,应该更加珍惜生命,要过得更有意义。

她还表示,希望死亡的过程能受到大家的关注,让死亡变的不那么痛苦。 人的一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年轻的时候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但是,岁月的流 失会夺去人很多的能力,会让人慢慢变得力不从心,这种时候就需要他人的帮助。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就会变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一代一代人这样互相 帮助、互相传递温暖,让死亡的过程,变得比较平顺。

毕淑敏呼吁大家在生龙活虎之时,就能够顾及死亡这个问题。 如果真的到生命垂危之时,再来讨论这件事情就没有力量了。

|选什么儿童止咳药用药安全
为什么金振口服液这么贵
通心络胶囊对心梗作用如何
友情链接